成都医保:以“三个聚焦”持续推进全市新一轮长护险改革

2022年7月,成都市正式启动新一轮长期护理保险改革,一年来,成都市医疗包保障局聚焦制度建设、聚焦服务保障、聚焦市场管理,在“扩面、提质、培优”上狠下功夫,持续提升长护险制度保障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使失能人员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一轮改革以来,成都长护险将学生儿童纳入制度覆盖范围,将中度二级、三级失能人员纳入待遇保障范围,8月1日,将中度失能一级纳入待遇保障范围,实现中、重度失能人员应保尽保。新一轮改革以来,参保人数从1400余万人增至1800余万人,参保人数居于全国试点城市首位;受益率从改革前的0.26%提高到改革后的0.44%,60岁以上老年人受益率达2.04%,与七普调查的失能率基本一致,实现了应享尽享。截至目前,成都市累计逾12万人享受长护险待遇,基金累计支付超过27亿元。
为满足失能人员多样化需求,新一轮改革后,成都市长护险新增城乡居民上门护理服务,并在全国率先探索差异化支付机制,服务机构向远郊和农村地区提供上门服务的支付标准高于城市地区20%,增强农村和远郊地区失能人员专业化服务供给;今年4月,辅具服务政策正式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丰富了长护险待遇保障内容。
新一轮改革以来,成都长护险通过委托9家商保公司实行分片承办,与多业态、多层次的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失能人员提供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培育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市场;通过建立护理员长效培训机制,带动社会力量参与护理员培训,为实现护理服务职业化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开展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星级评定试点,对长护险待遇享受人员、服务人员、服务机构等,开展信用管理等方式进行试点探索,进一步引导机构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保障长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22年末已发展培育定点服务机构206家,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900余个,间接拉动养老服务产业就业7.8万余人。
接下来,成都市医疗保障局将继续站在大局中心的高度,推进长护险制度改革创新、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切实把成都长护险制度建设成为满足市民需求、契合城市定位、有力有序有质有效的“民心工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