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切实可行的反馈机制 推动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化、规范化
人民网成都8月22日电 (记者朱虹)今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全省省率先制定发布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在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赵宏伟就下一步将如何做好《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的贯彻落实工作做了详细介绍。
赵宏伟说,目前,四川省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大约4191项。其中,省级地方标准共1653项,农业相关标准占比38.1%,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级318个、省级658个,具有四川省地域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稳步推进,“标准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标准化+全产业链”以及“标准化+认证认可”的乡村振兴“标准模式”正在巴蜀大地上遍地开花。
前期,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宣贯实施的通知》,对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赵宏伟称,下一步,将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要求,会同农业农村厅继续做好该标准的宣贯和实施工作。
一要构建责任明晰的工作运行体系。标准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推进,全员参与。请各单位各部门重视标准的宣贯实施工作,健全标准实施的工作机制,配套出台标准实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厘清工作职责,将标准执行实施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岗,增强相关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稳固推动标准落地生根,提升标准在引领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二要搭建完善有效的实施保障体系。标准实施工作离不开有关人员、物资等的支持,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期投入多,维护周期长。各单位在标准执行实施过程中,要更有效的协调实施单位力量,衔接有序地建立起标准实施的保障体系。同时,要向人民群众做好宣贯、解释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使用标准,切实避免出现空谈标准、割裂实施和保障的现象,从而使标准“束之高阁”,脱离实施的土壤,最终丧失活力和生命力。
三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反馈机制。各单位要在标准使用过程中,建立起标准实施的反馈机制,以推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强化标准实施考核工作,进一步增强标准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收集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及时对不符合现状的技术指标提出修改建议,形成一个标准实施—修订—实施的闭环管理链条,不断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从而提升标准实施的效果和质量,推动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化、规范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