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社会

毁东西讲段子吵吵嚷嚷带卖货

暑假北京博物馆面临考验

2023年07月20日09:41 | 来源:北京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暑假北京博物馆面临考验

  暑期来临,京城各大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但是,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安静观展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乱象1 很多设备已“受伤”

  7月11日下午,排队等待进入军博的观众从检票处排到了军博地铁站口。这个百米“长龙”所经之处,地上满是纸巾、塑料瓶等垃圾。

  走进展厅,不文明的参观行为随处可见。在军博“兵器陈列”展区,有孩子围着坦克、火炮、飞机等展品追逐打闹,累了就坐在展台上休息。

  展厅内的一些互动设备也遭了殃——“坏了修,修了又坏。”一位工作人员指着操纵摇杆抱怨。

  “嘭!嘭!嘭!”话音刚落,展厅一侧就传来重重拍打电子屏幕的声音,工作人员赶忙上前制止。在首都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记者也都发现了类似破坏互动设备的现象。

  ■应对 军博恢复全时预约,限流入场

  7月12日,军博发布了补充公告:鉴于目前来馆参观人员流量过大,为确保观众人身安全,提升参观体验,自13日起实行限流入场、全时预约。调整预约政策、上新“云展览”分流……为应对大客流,不少博物馆优化了开放措施。

  乱象2 私人讲解误人子弟

  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古爬行动物展厅,体长达26米的井研马门溪龙骨架、背上布满剑板的沱江龙等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老师,这种带翅膀的恐龙叫什么?”在一个名为“天府少年”的研学团里,一个小男孩指着图片上的“尖嘴鸟”问领队。这位领队“胸有成竹”地回答——“翼龙,一种会飞的恐龙。”

  一位家长将孩子拉出旅游团:“刚才老师说的不对,你看,恐龙是可以在陆地上直立行走的,而翼龙只会飞,它俩不是同一物种,翼龙也不是恐龙。”这位家长有些气愤:“太不负责任了,是不是觉得小孩好糊弄?简直误人子弟。”

  记者发现,各大博物馆中民间的讲解员不少,他们为研学团和旅行团服务,讲解漏洞百出:首都博物馆一个研学团领队把“错金波斯文索耳鬲(lì)炉”读成了“隔炉”。故宫博物院内一些直播自媒体为了流量刻意讲段子,大谈秘闻、野史。

  ■应对 未经馆方许可不得讲解

  “我馆有讲解器、AR互动眼镜和人工讲解,按道理来说我们是不允许外来导游讲解的。团体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报备。”中国古动物馆的工作人员解释。

  为整顿讲解乱象,部分博物馆已经“出招”:前不久,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讲解新规,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军博也表示,馆内严禁未授权机构或个人开展讲解、研学活动,违反者将被叫停、劝离。

  乱象3 比大街上还吵

  “博物馆里越来越吵了!”“展厅里可比大街上热闹多了!”随着博物馆里的人越来越多,“博物馆的分贝”也越来越高,引发游人的不满。

  “来!孩子们,打声招呼。”在首都博物馆展厅里,一位带队者正在录像。听到他的呼唤,学生们冲着镜头摆手大笑,吵闹的声音瞬间引来周边多位观众侧目。这位带队者正在某网络平台直播——“各位家长可以看看,还有国博、故宫等研学项目,几百块钱的价格……”记者在某直播平台搜索博物馆关键词,很多售卖旅行、研学等产品的直播间跳出来。“最后五分钟下播了,故宫一大一小含门票讲解,只要488!”某直播间里主播卖力地招揽生意,他站在故宫的一片红墙下,因为直播声音太大,不时有路人看过来。

  在故宫、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中国古动物馆等馆内都有人直播,有的主播压低声音“卖货”;有的则不顾身边正在看展的观众,扯着嗓子大声吆喝。

  ■应对 故宫展厅内禁止直播录播活动

  有博物馆开始对此类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故宫发文明确,禁止在展厅内开展自媒体直播、录播活动。如有影响古建、文物、观众安全及参观秩序的行为,故宫有权劝阻和制止。此举得到了不少观众的点赞,希望这类规定推广到更多博物馆,还大家一个安静的看展环境。(实习记者 何蕊 实习生 杨文君)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