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记者调查

王嘉俊:羌族文化的守望者

2023年07月15日16:43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乡,古老羌寨依山而建,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自村而过,雄浑的碉楼与矮小的民居契合无间。这里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也是神秘的“东方古堡”,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经受战争、地质灾害的洗礼,却始终屹立不倒,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古羌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古老羌寨在千年时光中屹立不倒。勾璇摄

古老羌寨在千年时光中屹立不倒。实习生 勾璇摄

7月12日,记者一行在羌族导游的带领下走进位于桃坪乡的桃坪羌寨。穿过开阔平坦的谷场、逼仄昏暗的窄巷,威严肃穆的羌王家,在曲折幽微的地下迷宫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经过七拐八绕,最终抵达“桃坪羌寨民俗博物馆”的入口。

桃坪羌寨民俗博物馆大门。这是一座“一个人的博物馆”。勾璇摄

桃坪羌寨民俗博物馆大门。这是一座“一个人的博物馆”。实习生 勾璇摄

负责接待我们的是82岁高龄的王嘉俊老人,他也是这座博物馆的创建者、管理者和守护者。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持续以私人购买的形式,收集了1200多件羌族民俗文化藏品,并免费对外展示,用这种方式完成对羌族文化的挖掘、解读与传承。

今年82岁的王嘉俊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一讲到羌文化,他就停不下来。勾璇摄

今年82岁的王嘉俊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一讲到羌文化,他就停不下来。实习生 勾璇摄

在这些藏品当中,既有古代羌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族服饰,也有古代兵器、钱币和艺术品,还有红军长征时期留下的红色文物,“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地驰援桃坪的历史见证。它们被分门别类收藏于民俗馆、文化馆、文物馆3个空间,无声讲述着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民族记忆。王嘉俊说,自己收集藏品初衷是因为羌族没有文字,文化极易失传,“我想用这些东西告诉年轻人这个民族的来时路。”而他收集藏品的原则也只有一个,即“不脱离本地,不脱离羌族。”

对每一个物件,老人都如数家珍。在为记者介绍羌族千年木锁的时候,情到深处,他激动地站起来,演示其中的关窍。“羌族人把这种木锁又叫做‘羊锁’,你们看,这个用来开锁的木片上有两个凸起的小栓,用它上下拍打锁体中的相应部位,就能够打开这把锁。这和小羊吃奶的动作过程非常相似,发明者就是以此为灵感制作出这样的锁具。”

“你们再看这个石臼,它是羌族人加工小米的一种古老器械,过去,小米是羌族的主食,这就是个很好的印证。”在王嘉俊看来,羌寨是先人智慧结晶,每一件羌族文物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是传承保护工作最大的意义所在。

王嘉俊老人的羌寨民俗博物馆里,随处可见古老的文物,书柜顶墙上张贴的一副残卷,是多年前他花7000多元从汶川一家农户家收购来的。实习生 勾旋摄

王嘉俊老人的羌寨民俗博物馆里,随处可见古老的文物。书柜顶墙上张贴的一副残卷,是多年前他花7000多元从汶川一家农户家收购来的。实习生 勾璇摄

从90年代开始,王嘉俊就开始利用农闲时间从事羌文化的保护工作。退休后,他把精力都放在文物的搜寻和博物馆的筹建工作中。从博物馆筹建至今,他前后投入近百万元,为此也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囊中羞涩的时候,他甚至需要儿女的接济度日。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后悔。

因为对羌族文化的特殊贡献,王嘉俊荣获“最美理县人”称号,并于2019年入围四川“十佳老人”。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王嘉俊还在为羌族文化传承发展奔走,他也对博物馆今后的发展忧心忡忡。“我的生命已经步入尾声,但我希望博物馆能够继续保留下去。”王嘉俊认为,这些记录羌族历史的文物不能离开桃坪,不能离开羌寨,“离开这个地方,这些文物就‘死’了。”他说,“我愿意将博物馆完整地转让给县上或州上,让这些藏品在未来继续发挥传承作用。”(郭莹、实习生李门吉、勾璇)

(责编:李强强、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