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昌建:一点一滴勤耕耘 一枝一叶总关情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北部,坐落着一处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庄——烹坝镇沙湾村。2年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党委组织部委派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邓昌建到此处开展驻村工作。从信访矛盾突出的水电移民新村到如今乡风文明的“高原驿站”,沙湾村的改变,离不开驻村干部的付出。
从“水电移民新村”到“乡村治理示范村”
走进泸定县烹坝镇沙湾村,大渡河拍打两岸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山风吹拂着这个被称作“高原驿站”的村子。
邓昌建清理余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供图
邓昌建带我们上山,他说那里视野很好,能亲眼看到村子正在经历的改变。
正是初夏节气,站在山腰俯瞰,果树掩映下小小的村落生机盎然:仙人掌已经开花,山坡上新载的大片玫瑰尚待萌发;震后重建的小洋楼还在施工,做工的老汉和街坊开着玩笑;奶奶牵着穿武术服的孙子回家……
这是驻村干部挂念的土地,也是邓昌建老师工作了2年的地方。在700多个勤勤恳恳服务基层的日夜里,从高校教授到驻村干部,邓昌建的辛勤耕耘终结硕果:2022年,沙湾村被评为“乡村治理示范村”。
“经过我们的社会治理,水电村的社会矛盾减少,信访率逐年下降;通过建章立制与城乡环境治理,村民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乡村环境卫生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外,我们建立起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并完善了天眼监控系统,运用法制加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烹坝镇副镇长王昇介绍。
“邓老师唯一的缺点就是一个人揽下了所有事情”
在与村民和其他驻村干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为更好地落实驻村工作,推动强村富民,邓昌建积极对接县一级相关部门,一人包揽所有材料准备,对村上建立的信息化治理建设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甚至自掏腰包给村里的水果蔬菜做检测报告,为沙湾村经济发展做了几乎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
“如果要说邓老师唯一的缺点,那就是一个人揽下了所有事情。”驻村第一书记说,为了解沙湾村的相关情况,邓昌建整理编制了十余本卷宗,一丝不苟地将它们罗列在办公桌旁,“入户走访最多的也是邓老师,村里的人都认识他。”
在沙湾村乡村振兴的地基上,邓昌建勤勤恳恳地添上一块又一块不可或缺的砖瓦。尽管在他看来“我觉得我没有做什么特别工作”,但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没什么特别的工作”,造就了沙湾村不斐的成绩。
“有人叫他邓老师,有人喊那个姓邓的,村里人都认识他”
邓昌建始终记得刚到沙湾村开展驻村工作的情景,“那时,我有些迷茫,国家总结出来的经验——驻村工作日志是我唯一的方向。在后来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了解到群众真正的希望和心声,工作也就更有底气了。”
在实地考察走访过程中,不论是民生大计还是村务琐事,邓昌建都铭记在心。凭借着一次一次的入户走访、帮扶支持,初来乍到的邓昌建一点一点地走进了当地村民的心里。
“大家对他的评价很好,村干部就应该这样,不能只是当村干部,还应该想着怎么当好,付出了,才能有成效。”李骏峰书记说。
在附近大山突发森林雷击火灾时,邓昌建同其他村干部带领村民上山救火,在清理余火阶段亲历亲为,甚至爬上峭壁细心检查;在沙湾村受到泸定县地震的波及时,邓昌建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救灾当中去,和当地民众共同搭建救灾帐篷,联系多方做好震后救灾工作以及震后农房重建工作。
“邓老师他们要走,我觉得好可惜,他们的到来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大的财富。”一位村民说出了她对驻村干部的不舍。在村民们看来,这位邓老师不善言谈,对人客气,只是勤勤恳恳地用实际行动做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5月初,沙湾樱桃基本摘完;4月底到5月中旬,沙湾洋芋也基本收完。接下来,种植的是二季豆、辣椒、玉米等,小雨浇灌后,玉米苗齐冲冲向上冒,很是好看。”这是邓昌建在驻村工作开设的公众号上,记录下沙湾乡情的浅浅一笔。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形容,就如同沙湾日夜,静静流过他的笔下,更流过他的心上。
邓昌建与村民拉家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供图
见到邓昌建老师的第一面,除了简单寒暄、默默做事,他便不怎么出现在大家眼前,大家认为他是个内向的人。但在带领我们参观村庄新貌的时候,提及沙湾村的重建与改变,他越走越有劲,越说越开心。在陡峭的山路上,我们完全跟不上这位老教师的步伐。路上遇到的每一位村民,邓昌建都能叫出名字,并笑着和他们拉几句家常。
在沙湾村的700余天,这些村户、房屋乃至一枝一叶的情况,都被记录在邓昌建老师的工作笔记里。一页思索、一本规划,或许谈不上提纲挈领、高屋建瓴,但一笔体悟一画真情,每件事情都实实在在办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采访中,邓昌建总说自己并没有做什么,我们觉得他实在是谦逊,但也许在驻村干部们看来,为人民服务,恰是党员的职责所在。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邓昌建只是在大渡河畔默默耕耘的一位典型,整个中国,有千万条河流千万座山,亦有千万的驻村干部毅然扎根基层,守护、建设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孕育、浇灌伟大复兴蓝图的每一个篇章。(王凡、实习生邓芸)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