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3中考作文 怎样写才能脱颖而出?
6月13日,2023成都中考开考,今年的作文主题为“2008年到2023年,你最想回到哪一年?”怎样写才能脱颖而出得高分?初一、初二的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对于教师而言,又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思考?第一时间,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特别邀请到成都多位名师,就今年的中考作文进行点评。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刘福刚
命题语言简洁准确 考生写作容易上手
今年的中考作文以“回到_年”为题目,是有选择范围的半命题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具体来看,有如下特点:
通俗易懂,人人可写。命题语言简洁准确,题干材料表面列举了一些年份以备选择,实为考生所经历的人生转折点。“回到”既体现了对写作内容叙事性的强调,也突出其回忆性质,为考生表达对生活和人生的所感所思提供了现实基础。考生容易读懂题目,写作容易上手。
开放灵活,选择自由。在这15年时光里,学生、家庭和我们的国家社会都发生了大大小小许多事情。文章的写作角度比较开放,选择不同时间节点,就有不同的观察视角与体验,就有不同的素材,也就可以表达不同的立意:亲人朋友间的真情,成长中的深刻感悟,汶川地震、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事件背景下的家国情怀。多种选择满足了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需要,也能够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考查。
回顾反思,引领成长。中考既是阶段性结业考试,也是考生踏入人生新阶段的开始,在测评功能之外也要体现育人价值。在本次作文命题中,带有虚构性的“回到”一方面引导学生回忆并反思自我的人生经历和人生选择,在这一过程中体现考生对于自我、世界的理解,使生命获得统一感和意义感;另一方面,这种虚构性必不可能实现,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创造者和书写者,在思考与书写中坦然面对过往,坚定向前踏步,不忘仰望星空,这亦是成长。
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向晓娟
不同的“落脚点” 展现出学生不同的语文素养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其实留给考生思考、构思的空间却不小。具体有以下两点体现:
“简”而不“约”。“2008年”是绝大部分2023年中考生出生之年,2022年是去年,延展时间厚度,需要考生回顾或自己、或社会、或国家这段时间的历史。题干简洁、明了,便于学生抓取到关键信息,在自身的成长经历中,根据自己的见闻感受抒发所想,让学生“大有作为”。
格局开放,“立”出高低。注意题目中的一个关键词“回到”,不是“回忆”。“回忆”是回想起,而“回到”是再次到某时某地。学生在体验“穿越”的同时,多了和曾经的情感的把握和对比,也多了对生活、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认知。考生有感而发,看似“自由”“不设限”,实则较难,作文的主旨要和文体的选择、材料的筛选及语言的风格相吻合。所以考生的“立意”要正确恰当,最好有深度;拟题要准确,最好新颖别具一格。这般下来,考生不同的“落脚点”,就会展现出不同的语文素养。考生会因为自己的素材积累、写作经验和生活体验的不同呈现出有高下之分的考场作文。
成都市新川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语文教研组长
林娟
拒绝空话套作 令优秀学子出类拔萃
就命题而言:
今年中考作文是一个中空型半命题作文,极大地激活了考生的思维,考生可以自由选取擅长的文体、表达方式,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够在切身经历当中,找到印象深刻的点进行写作;并且题干文字描述少,提示或限定性的词句明确,降低了审题难度。这样的命题,让所有学生都有话可说,体现了中考的公平性。
更加重要的是,这个题目也给善于观察和思考现实,对生活有着独到体验,具有良好表达能力的优秀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展示舞台。在实际阅卷中,老师能够有效地将善于背素材、套作范文的“速成”优生与文学素养深厚、视野开阔的“灵性”优生区别开来,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这与语文新高考改革的思路暗合——让真正重视阅读、关注现实的学养深厚学子获得实实在在的肯定。
就审题而言:
第一步,抓关键句、词。“回到”,即返回。如果是记叙类文章,自然是一篇回忆性的,所选用素材尽可能是亲身经历、耳闻目睹所得的生活素材,以“我”为圆心,以“我”为活动。
第二步,审好限定句、词。“选择其中一年”,2008年到2023年,时间跨度很大,就是孩子们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史。到底选择哪一年,其实不是取决于年份,而是这一年能给你感触最深的人或事。
第三步,审好核心词。“感慨”,是特定事物或经历所含的感想与体会,也可以是人们对人和事物体察并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感慨”,就是文章的主题,努力提升对人与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作文就有“意”。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
邓晓楠
小切口真感情 也能奏出时代强音
今年成都的中考作文是半命题作文,给出的时间是2008年到2023年,这一时间段,恰好是参加中考的学生从出生到成长的阶段。
审读题目,提炼重要元素。“回到_年”,核心关键词是“回到”和“某一个有感有触的年份”。“回到”突出了回忆性质,是对学生写作内容叙事性的强调,“某一个年份”,需要学生填上于自己而言感动或是触动的瞬间,并从中去撷取典型事件,在特定的时间段上,创设场面、描绘景物、渲染情感,感知成长的变化、成长的经历以及对生命的感悟,重在真情实感,以我手写我心。
从细微处洞悉世情。15年的跨度,正是这批考生成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跨度中,学生们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事件,从作文素材来说,选择范围比较宽泛,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聚焦一个大事件,对于语文素养不够的学生来说,易导致写作出现大而空,泛泛而谈的情况。
因此,结合题材,关注自身生命个体,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个性色彩,从细微处,洞悉世情,既关注小我,又心系天下,以小见大,从平常小事中去展现时代的旋律,奏出时代的强音,方能在考场上脱颖而出。(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樊英 邓文博 王婷婷 许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