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一池春水 教育戏剧在这所学校走出特色路

将戏剧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个人成长。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供图
人民网成都6月11日电 (王凡)将戏剧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个人成长。近日,“教育戏剧在培智学校中的应用”专题活动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举行。
活动在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带来的教育戏剧表演《桃子娃娃》中拉开帷幕。活动中,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付勇以“创建戏剧特色,营造疗愈文化”为主题,作主旨报告《教育戏剧在培智学校中的应用》,从起步、探索和发展三个阶段深入阐述了教育戏剧在学校的实践之路。
据悉,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于2012年独立建校以来,根据特殊需求学生的发展需求规划了一系列专业培养方向。教师们根据个人专业发展意愿选择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2013年,刘友群和邓茜老师选择参加戏剧治疗的学习。回到学校后,他们在班级内进行了试点运用,根据学到的知识教授相关内容。经过一年的实施,老师们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更加外向,更愿意与人互动,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也明显减少。通过总结,学校认为教育戏剧对培养智力障碍学生非常有帮助,于是开始探索如何在培智教育中运用教育戏剧。
通过前期的观察和对全市智力障碍学生的调查,发现智力障碍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学校于是申报了关于运用教育戏剧提高智力障碍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区级规划课题。在这一阶段,学校通过开发并实施以情绪管理为切入点的教育戏剧课程,同时进一步明确“以戏剧为载体,以演出为方法,以疗愈为目的”的教育戏剧内涵,和“‘演即学’‘演即悟’‘演即疗’”的核心理念,并重点关注学生在教育戏剧活动中的身心体验与成长。
如何将“演即学”“演即悟”“演即疗”的教育戏剧核心理念扩大到全校学生,甚至全区的特殊需求学生?
2018年,在学校发展的十年规划中,针对教育戏剧的发展做了整体规划,把教育戏剧作为学校的特色名片进行打造。这使得学校教育戏剧的实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校教育戏剧带领者的培养,从起步阶段的2名教师增长到全校所有教师,甚至也对各个学校资源室教师进行了培训。参与教育戏剧活动的学生,也从最初的一个班10个学生,惠及到全校所有学生,甚至是随班就读学生。而教育戏剧的实践方式,也从教育戏剧课发展到课题,再到教育戏剧与学科融合、教育戏剧剧团,以及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戏剧特色。
因为教育戏剧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理念和技能。学校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加强教育戏剧团队的建设,努力使学校的每位教师都具备领导教育戏剧活动的能力。
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戏剧胜任力,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和区域化等措施。2018年,学校在区域内成立教育戏剧工作室,此工作室既面向校内教师,也面向资源室教师。此外,教师们还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尝试将戏剧与学科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通过10年的探索,学校逐渐形成以学生美好生活为导向、以身心疗愈为目的、以教育戏剧课题和教育戏剧区域项目为支撑、以独立教育戏剧活动和学科整合应用为核心的实践模式。未来,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还将继续凸显教育戏剧文化,让每一位孩子闪闪发光,成长为生命中更好的自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