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聚焦“四能”提升“四力” 着力打造基层坚强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事关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稳固。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紧扣全市组织工作“质量提升年”工作主基点,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目标,以实施全域党建“五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引领、抓队伍、打基础、解民忧,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实施“聚能”行动,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坚持“一盘棋”部署,项目化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统筹抓好阵地和品牌建设,助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抓力量聚合,促品牌聚集,以县委党建领导小组为核心,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项目,推动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构建大党建格局,在党建阵地、沿线氛围等方面实现聚合,聚力打造“百里水乡”“百里茶乡”“中国纸乡”“河西生态走廊”4条党建示范带,形成夹江“三乡一廊”特色优势党建品牌;抓示范聚合,促样本聚集,将村级组织阵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的“首要工程”,实施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标提能“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年完成15个班子干劲足、交通区位优、产业发展好的村(社区)阵地改造提升,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强、阵地好的样板村;抓优势聚合,促典型聚集,充分发挥30万亩茶园、21万亩复种蔬菜、10万亩稻药轮作的产业优势,实施村集体经济“百万强村”培育计划,开展“项目进村、万企联村”活动,打造一批优势村企联建项目,培育壮大“王沱蔬菜专合社”等一批乡土特色品牌,打好“破十攀百”攻坚战,力争全年培育“百万级”集体经济强村2个以上。
实施“赋能”行动,提升基层队伍战斗力。着眼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党的建设需要,做到政治能力与业务水平同步提升,把队伍建设抓到关键处。赋“理论学习”之能,深化“课堂理论课+现场微党课”的“1+1”精品组合课程教学模式,统筹“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组织开展11期县级集中培训,20余期基层党委兜底培训,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领导干部读书班等各类重点班次,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赋“业务骨干”之能,聚焦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主题,配齐配强各领域党务工作者,探索实施党务干部AB岗和离任工作交接举措,常态化举办“青年干部大讲堂”“书记大讲堂”“片区比武”等竞赛拉练活动,抓实基层党建实务操作培训,推动党务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赋“发展带动”之能,深化“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加大“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培训、家风家训评比、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注重在“能人”中发展党员,推动“农村家庭能人”中党员占比同比增长3%以上,确保有劳动力农村家庭“能人”覆盖率达到100%。
实施“扩能”行动,提升基层发展牵引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统揽作用,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建+产业”扩发展之能,以夹江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建立茶叶、蔬菜、中药材、书画纸等重点行业“产业链”党委,将链上企业和党员纳入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百岳茶业、乐天农业、华济纸业、泽泻协会等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天晟中药材加工厂、杨湾手工纸研学基地等两新党建示范点3个以上,实现以“党建链”引领行业“发展链”;“党建+网格”扩管理之能,优化社区网格设置和服务管理,健全网格党组织和“一格一网格员”队伍建设,面向社会招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兼任网格员,推动57个城市社区网格“网格党组织全覆盖”“网格员全配备”;“党建+社区”扩治理之能,制定完善《夹江县落实“5+1”基层社会治理责任体系工作方案》,细化6类工作任务,实现领导干部挂联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镇街主体责任落地落实;统筹推进新旧小区、老旧院落治理,以峨眉山月小区、锦宏苑小区、和平巷院落为重点打造“妙管家”红色物业治理品牌,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动物业行业党委应建尽建。
实施“释能”行动,提升基层服务向心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共发力,把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体现到民生实事里。推行“书记领办制”,深化“5+1”县领导包片联村责任体系,组织39名县级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到联系村(社区)各认领1个党建项目,37名县级部门机关党委书记按“双报到”片区到联系社区各认领1件民生实事,年底接受群众评议考核,推动县级部门和街道、社区共融发展;建立“社区积分制”,以社区党委为主体,统筹社区慈善资金,依托辖区内爱心企业,整合志愿力量,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将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卫生清洁等活动进行量化计分,将积分与物质奖励挂钩,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化“党群连心制”,深入推进“嘉里人关爱”——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坚持县域统筹、部门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重点,进一步完善党员“双报到”“1包30”等工作机制,分行业领域动态掌握全县“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基数,积极探索“暖心食堂”“党群连心”等“微治理”项目,因人因事制定帮扶台账,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赵祖乐、李耀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