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泸县螺蛳山水库中型灌区抗旱保供惠民生

连日来,泸州泸县天兴镇曹湾村黄坡坡提灌站连轴运转,螺蛳山水库清水通过泵站提水“哗哗”地流入农田,一块块农田蓄满了水,农民抢抓农时整田、插秧,一片春耕生产繁忙景象。
手机轻点 清水到田
“轻点手机,螺蛳山水库清水哗哗流进田。”天兴镇曹湾村泵站机手张敬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提灌站抽水启闭,操作方便、快捷,运行安全。
“提灌站电机启动,采用以软起动方式取代传统启动方式,实现平滑启动,降低启动电流改善用电质量,节约能源,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节约运行维修费用,出水量满足设计要求。”泸县水利技术推广中心技术推广站站长罗元军介绍。
在螺蛳山水库中型灌区建设过程中,推进计量监测与信息化建设,采用后期易于维护的计量技术手段,在干渠渠首采用现地实时监测渠道水位,依托泸县整合共享水利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平台,通过手机APP移动端观读数据,动态监测渠道实时流量。
为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泸县水务局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及时办理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将项目移交给项目镇(街道)管护,由镇(街道)委托受益村民委员会使用和管理,通过签定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范围、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人员,保障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项目建设夯基补短
近年,泸县水务局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针对中型灌区渠系配套不全、工程老化病害严重,渠道渗漏、垮塌、淤堵严重,输水不畅等“短板”问题,大力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持续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2022年实施的螺蛳山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工程总投资3343万元,在福集镇、天兴镇、玉蟾街道3个镇(街道)9个村实施。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执法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强力推进水利建设,2022年4月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共整治渠道16.53千米,新建管道60.69千米,新建泵站5座,整治泵站2座,整治其他渠系建筑物12处,安装计量设施72处。
据泸县水利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邓万明介绍,项目实施后,螺蛳山水库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7提高到0.85,新增(含恢复)灌面0.51万亩,改善灌面0.50万亩;年新增供水能力19万立方米,年新增节水能力200万余立方米,解决了灌区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节水、增产、增效、增收等方面效果显著,对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
抗旱保供兴产业
“天兴镇曹湾、一心、田坝3个村有农田4500亩,地势高、离水库偏远,地域内无河流,水源严重缺乏,群众生产用水得不到保障。经过项目实施,新建提灌站2座,新建PE管道20.5公里,3个村都实现了全域灌溉。”天兴镇水利服务中心副主任于浪介绍,一条条节水渠道给灌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水利“福利”。
“去年天干,我们村各组仅有一两口山平塘有些水,田块都差不多干涸了,绞田口时需要挖下去七八十厘米深度才能把水保得住。经过项目实施后,通过3台提灌站从螺蛳山水库提水过来,全村2000亩稻田有八成以上能适时栽秧。”福集镇沙土村支部书记张贞贵说。
项目实施后,在福集镇螺蛳山村、沙土村等5个村,不仅解决和改善了8600余亩耕地生产用水问题,而且保证了水产产业发展。
“现在有了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支持,今年400亩稻虾基地就用水无忧了。去年项目实施前由于天干缺水,稻虾受到不少的损失。”福集镇万宝稻虾养殖基地负责人胡伦基对今年稻虾养殖充满了期待。
据悉,福集镇有水产养殖面积1400余亩,预计年出栏清水鱼55万余公斤,年产值800余万元;养殖稻虾1500余亩,年产值1200万元,促进了灌区综合经济发展。(曾佐然、夏廷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