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成都地铁检修:夜间4小时 “地铁医生”奏响劳动者之歌

凌晨,城市从喧嚣走向寂静,大多数人已酣然入睡,而灯火通明的地铁车站内,幽深静谧的地铁隧道里,地铁检修人员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轨道打磨,铁花飞舞。成都地铁运营供图
作为城市的交通动脉,地铁在结束一天的运营后,如何养精蓄锐备战次日的忙碌?在后半夜的地铁隧道里,奏响着一曲怎样的“劳动者之歌”?4月7日零时20分,在成都地铁运营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步行通过成都地铁18号线锦城广场东站至孵化园站轨行区间,对收班后的成都地铁维保检修现场进行实地探访。
精检细修 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
成都地铁现已开通的线网中,收车最晚的要属接驳市区到天府机场的地铁18号线。通常情况下,这条线路末班车于当日23:30分从天府机场北站出发,次日0时12分抵达锦城广场东站,0点14抵达孵化园站,最终经火车南站返回车辆段。
对票卡机器设备进行检修。成都地铁运营供图
当末班车驶离站台,值班人员确认最后一名乘客离开地铁站后,车站各出入口陆续关闭。随着站内照明系统被调暗,站台、站厅内,地铁维保人员启动作业,对车站内各项设施设备进行检修——打开自动售票机后盖,对售票机内部零件进行清洁,同时更换老化破损部件;调试闸机扇门开关功能,调整扇门间隙数值;检修电扶梯内的链条、齿轮、安全开关,确保白天电梯运营安全无碍……
地铁检修,离不开一个“细”字。在金融城东地铁站台,六七个工作人员正在对屏蔽门进行常规检查。他们两人一组,掀开屏蔽门上部盖板,检查内部零部件,反复进行功能测试。据介绍,屏蔽门主要用于分割地铁轨行区与站台公共区域。在每日地铁运营过程中,一道屏蔽门反复开关上百次,屏蔽门里的电子元器件、结构螺丝等因列车晃动容易受到影响。维保工作的其中一项就是确保这上百个零部件严丝合缝待在原有的位置,确保屏蔽门自动感应系统和防夹弹开功能时刻处于高度灵敏状态。
检修人员一丝不苟完成隧道内设备的检查。成都地铁运营供图
除了车站设施设备维修,车站通风空调滤网消杀清洁工作同样讲究。在车站夹层的设备区,伴随呼呼的风机运转声音,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用高压水枪仔细地冲洗空调滤网。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地铁站大部分位于地下,车站内人员密集。因此,车站通风空调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需要专人拆下滤网进行清洗消毒,进行彻底清洁,“这样做的好处是,时刻保持车站内空气清洁,保障乘客身体健康,提升他们乘车的舒适度。”
隧道巡检 展示十八般武艺“望闻问切”
地铁维保检修的目的在于保障次日线路的正常运营。由于城市地铁大部分轨行区间深藏地下,因此,要在封闭的隧道中完成轨行区各项设施设备的检修,对作业人员的体力和耐力都是双重考验。
凌晨1时20分左右,我们从金融城东站站内进入轨行区间,幽暗的隧道深处,机械设备照明灯影影绰绰,一声声金属器械和轨道撞击的声从隧道深处传来。隧道旁,检修人员各司其职,紧张地进行着接触网、信号、轨道检测、轨道综合整治等专业检测维修作业。按照规定,这些工作必须在凌晨4时40分前全部完成。
接触网工人对高空作业已经习以为常。成都地铁运营供图
继续往里走,在隧道中心位置,一架梯车出现在我们眼前。距离地面数米高的梯车顶端,2名接触网工人正在认真地对隧道顶部的接触网进行一一排查。接触网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营的“生命线”,承担着为列车供电的功能,一旦接触网出现问题,极易导致列车停运。
“接触网工人在高空作业,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蜘蛛侠’。”杜玉宇介绍,接触网的检修工作是一项技术活,检测点位多,检测精度以“毫米”为单位,这就要求检修人员手心眼合一,作业期间不能有丝毫怠慢,不能出现一点差错。
同样锱铢必较的,还有轨道综合整治工作,这也是当日夜间检修的“重头戏”。在距离金融城东站不远的轨行区,有六七个工作人员组成小组,对地铁轨道进行检查、检修。他们中,有人用专用的轨距尺一寸一寸地测量轨距;有人蹲下身子对轨道的扣件、盖板进行检查,确保钢轨没有缝隙裂纹、扣件螺栓牢固;还有人推着轨道检修小车在轨道上滑行,对钢轨现在的数据进行高效、精准的测量和记录。在检测工作完成后,2名检修工人使用打磨机械对钢轨进行打磨,一时间,火花迸发。据了解,打磨的目的是为了让钢轨更为平滑,保证列车通行的平稳舒适。
轨道小车的使用,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准度。成都地铁运营供图
“‘望、闻、问、切’,地铁的检修人员就像医生一样,每天都在为地铁健康保驾护航。”杜玉宇透露,通常情况下,地铁检修人员需要及时完成设备的应急抢修,还要在固定的周期内对各项设备进行全面体检。“以地铁18号线为例,每个月他们要完成全线1200余个点位的检测检修,涉及二十多个专业。”在杜玉宇看来,夜间工作的地铁人就像是夙夜不懈、枕戈待旦的斗士。遇到突发情况,他们反应迅速、果断处置;在漫长的夜晚,他们坚守岗位,不惧艰苦,与设备机械进行无声对话。
凌晨2点40分,我们从孵化园站出站。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18号线站区长宋礼莎介绍,金融城东站到孵化园站相距900多米,是地铁18号线最短的区间。但就是这900多米的轨道检测工作,要全部完成必须持续至凌晨四五点。“18号线列车平稳安全运行,与地铁人的深夜坚守密不可分。”宋礼莎说。
关站,并不意味地铁停了下来。后半夜的成都地铁,仍然保持着紧张忙碌的状态。正是地铁维保检修人员日复一日的无私奉献,才让乘客的旅途充满温情期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