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展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新路径打造生物经济新高地

成都市高新区 成都市双流区
2023年04月07日09:58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塑造三生融合新场景。
塑造三生融合新场景。

一、改革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都将“以制度、政策和模式创新为引领,破除利益藩篱和行政壁垒,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作为推动跨区域融合开发、互利共赢的制度创新关键。这对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市域统筹融合发展、引领成德眉资同城化以及双城经济圈“两区分离”改革,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实践意义。

生物城作为成都市“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开发建设涉及多个行政主体,行政边界对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实践意义,在统筹协调、联动建设、要素配置、共建共享、功能协同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新路径,争创合作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先试先行重点片区示范区。

二、具体举措

(一)坚持党建引领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生物城不断健全园区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组建生物城综合党委,主要负责人由生物城管委会党员主要负责人兼任,同时吸纳属地镇(街)、园区运营机构、龙头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党委委员,同心同力、多向有效参与园区党建工作。构建“1+7+N+X”四级党建阵地,创新启动园区“4+X红链赋能”政企互动活动项目,统筹协调园区各级各类单位常态化实施政企医地多元互动、产学研用多维联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党建工作,推行助企惠企服务政策,促进产业建圈强链。

(二)强化利益共享机制,保障要素资源

天府国际生物城探索用地指标跨行政区统筹机制。高新区与双流区共同梳理用地需求量,协同购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建设占用耕地易地占补平衡指标,统筹属地指标、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天府国际生物城创新“基金+债券”的多样化资金模式,通过持续构建“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金融服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1+2+X”产业基金体系,推出覆盖多层次金融需求的“Bio贷”债权体系,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三)构建协同推进机制,赋能平台公司

天府国际生物城构建了“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运营模式。由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双流区委区政府领导组成领导小组,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和双流区大健康办分别派驻干部组成生物城管委会,共同出资成立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形成领导小组进行重大战略决策、管委会统一调度、国有投资公司具体负责“投融建管营”的工作格局。

三、取得成效

(一)党建引领助企纾困,免申即享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助企纾困。按照生物城“1+7+N+X”四级党建阵地布局,由生物城综合党委办公室牵头策划“中心级”党群服务中心已完成选址和方案设计,“片区级”阵地“Bio-work”、“Bio-Service”、青年公寓等特色点位已完成初步打造,第一个园区“社区级”党群阵地正完善方案设计,第一批园区“企业级”示范点位已正式启动。在积极纾困解难、助力企业成长、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按照“4+X”模式开展党建活动30余次,累计全覆盖服务园区100余家入驻企业、8000余人次。生物城入选2022年四川营商环境发展论坛优秀案例,获评“国际发展合作典范”。

免申即享成效显著。初步打造出国内首个生物医药产业个性化 “免申即享” 政策服务体系。依托自主研发的企业大数据库及政策主动推送系统,实现对园区企业的精准画像、智能跟踪和主动服务,初步实现企业服务由“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以海量企业大数据为基础,实时追踪企业在NMPA审批上市、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重大进展,相关进展符合政策兑现标准即刻触发“免申即享”工作机制,企业无需提出政策申请或提交任何纸质(电子)申请材料,彻底解决企业政策“找不到、读不懂、不会办、往返跑”等难题,已累计兑现“免申即享”政策补贴资金1025万元。案例入选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2022年第2期《火炬动态》园区发展栏目。

(二)政企互动携手发展,资金要素保驾护航

政企互动携手发展。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试点示范基地一期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部委验收,建设期间聚集在研药械品种159个、化药73个、生物药64个、中药2个、医疗器械20个;在研I类新药81个(43个进入临床),获得临床批件及进入临床药械80个。其中,2022年新增新药品种25个,新增1类新药8个,新增器械注册产品28个。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落地,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联合10家股东单位组建,首期设立10亿元规模精准医学产业创新基金,推动精准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资金要素保驾护航。2022年专项债发行成效位居全区前列。政府专项债审批要求日趋严格,生物城提前谋划,迅速建立项目调度机制,克服了申报通道、额度匹配、要件材料等困难,高质量完成“一案两书”,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全年成功发行8个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发行总额8.4亿元,占高新区全年发行总额41%。新增评审入库专项债项目5个(国际医疗中心二期、科创园配套基础设施、幼儿园、湿地公园一期、生物制药产业园,涉及项目总投资34.21亿元),占高新区28%,专项债发行成效位居全区前列。

(三)合作共建能授尽授,共担共享多层赋能。

合作共建能授尽授。生物城不断深化“合作共建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的管理运营模式,成都高新区和双流区相关部门根据生物城建设发展需要,按照“能授尽授”原则,将生物城范围内的规划、用地、建设、环保、项目投资、产业发展、企业服务、城市管理等行政审批权限和部分管理权限通过两区生物产业部门授权至生物城,并积极争取省、市相关权限充分下放,形成生物城赋权清单,打破企业获取各类资源要素和政策服务的地域约束和行政壁垒,形成了跨区域高层协商和跨组织部门协作的体制机制,有效降低了跨区域联合治理的制度成本,提升了园区管理运营整体效能,助力成都高新区全国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上升一位,位列第三,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共担共享多层赋能。天府国际生物城实行“封闭运行,滚动开发”的合作方式,成都高新区、双流区按6:4比例进行投入共担、地方财政收入、经济指标共享。按“成都高新区以资金赋能为主、双流区以资源赋能为主”原则,多方式赋能生物城集团发展,形成包括资产、资源、资金在内的30亿元赋能方案,有效提升生物城集团净资产规模,助力生物城集团打造生物产业综合运营商。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