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展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

“强链、拓圈、筑城” 加快航空产业集聚发展

成都市青羊区
2023年04月06日15:22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青羊总部基地园林式办公环境
青羊总部基地园林式办公环境

一、改革背景

天府动力源(青羊航空新城)地处成都市青羊区三环路以西,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7万人,是全国同时拥有主机所、主机厂的五大航空产业核心集聚区之一,也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4个“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该片区发展始于1998年,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98—2004年,以产业集聚集中为特征的起步发展阶段,建设从成都市华侨经济开发区到围绕链主企业建设成飞工业园。2004—2017年,以制造服务化为特征的融合发展阶段,2004年更名为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开启全市总部型、研发型都市工业发展的先导,2017年设立成都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青羊工业总部经济基地”品牌初步打响。2017年—至今,以产城融合为特征的成势发展阶段,2019年被设立为省级开发区,2021年围绕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顶层发展逻辑,聚焦主导产业和人口需求,逐步从1.0版的青羊新城向2.0版的天府动力源(青羊航空新城)跃升发展。

近年来,青羊区坚定落实四川省委“四化同步”、成都市委“三个做优做强”等战略部署,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主导产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全市航空产业“一核”引领,做强天府动力源航空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围绕“旗舰领航、园区集聚、数字赋能、低碳转型”发展目标,坚持产业链建构、生态圈集聚、人城产融合三向发力,创新探索片区融合开发新机制,加快实现由中心聚集向辐射带动转变,围绕“做强千亿产值航空旗舰企业、培育千亿航空产业生态、建设千万平米航空高品质产业载体、引育千家航空科技企业”,加快打造航空科技自主创新城、智慧数字绿色公园城。2022年,航空产业企业数量达到126家、增长52%,实现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760亿元,占全市60%以上,占全省航空与燃机产业规模近1/3,片区“一心一城、多园多点”总体布局全面呈现。

二、改革举措

以链强链、集链成势,提升链式关联聚合力

着眼政府主导、链主牵引、主链集聚,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航空产业能级跃升,加快建设世界级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是联合“链主”共谋产业规划。与132厂(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11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161厂(中航工业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共同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将企业发展规划与片区产业发展规划深度绑定,构建以“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为中心,青羊航空新城为主体,航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园、智能传感器创新园、飞行器设计创新园、高端无人机创新园等园区为支撑的“一心一城、多园多点”的产业总体布局,目前已成功共建5个航空特色园区、3栋专业特色楼宇。

二是围绕“链主”共建产业体系。形成以“主机所—主机厂—配套企业—创新平台”为特色的航空产业组织架构,构建以先进飞行器为引领,聚焦发展航空整机、高端无人机系统、航空大部件、航空机电、工业软件的现代航空产业体系。联合“链主”招引配套企业,共同梳理链主企业的主供应商和配套供应商,精准制定“三图一表”,将产值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200余家“链主”主供应商和配套供应商作为强链补链的目标企业,航空重点企业2021年为83家、增幅25%,2022年增长至126家、增幅52%,极大推动产业集聚集成。

三是依托“链主”共筑配套圈。着力降低“链主”企业要素流通成本、提升本地配套比例、提高技术协同攻关效率,以132厂、611所等为重点,周边3公里以内布局“飞行器设计创新园”“航空整机系统集成创新园”“航空装备实验基地”等航空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吸引集聚“链主”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打破飞机设计与制造壁垒,构建“研发创新板块”;2022年以来在文家大道两侧规划建设航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引进中航工业机载系统“八大事业部”牵头单位、民营企业等“链属”企业46家落地,布局聚焦高端航空装备隐身技术、极限性能制造、智能集成及测试、航空维保等产业功能,打造“高端制造板块”,逐步形成“就近配套、资源互补、协同协作”的“15分钟产业配套圈”。

拓圈赋能、做优生态,提升融合共生支撑力

立足创新、要素、协同三重生态构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打造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一是策源驱动做优创新生态。构建以“国字号”创新平台为引领、链主创新平台为支撑、各级各类创新平台为配套的特色创新平台体系,全力推动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建设,与611所、132厂等链主企业建成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成飞·青羊创新中心、中国商飞上飞院成都机头设计中心、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中心、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中航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成都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正与中航无人机、161厂共建高端无人机科创中心、四川传感器创新中心等新平台,带动集聚了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企业技术中心39个、工程研究中心7个、联合实验室4个,促进落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37家、科技创新服务机构17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并在成飞公司·省政府《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6大核心圈层创新中心”中独占两席(成都·青羊创新中心、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协同创新中心),为全省唯一。航空科技创新“策源地”加速呈现。

二是服务精准做优要素生态。创新产业用地供给方式,推动工业用地由“供土地”向“供平台”转变,产业园区项目统一由国企整体打造,创新“土地整理+施工建设+产业运营+基金投资”模式,推动国企由融资平台向综合的园区运营商转变,由“物业售卖”向“持有运营”转变,通过高品质产业空间产生的租金、税收、产业空间增值、股权投资收入及产业发展聚集产生的效益等,在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基础上,提升土地综合效益,如269亩地块项目总投资约23.7亿元,项目内部收益率6%,租金每月每平方米50元,投资回收期13年。以节约集约为导向完善土地利用机制,打破传统单纯生产导向的产业园区空间形态,从大跨度、低容积率的单层生产厂房向集约型、复合型的科创与生产楼宇转变,为入驻企业量身定制、插花式布局庭院式、厂房式、“上研下厂”式等载体,以用地高度混合、立体空间复合开发实现功能复合、空间集约、配套共享,青羊总部经济基地等150余万平方米办公楼宇和航空整机基地一期等100余万平方米工业厂房投用投产。以建好“云上一座城”为导向,积极探索智慧园区模式,四川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拟落地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打造5G智慧园区平台,通过功能服务便利化、基础设施信息化、运营管理精细化、组织保障规范化、产业发展数字化五化数智融合,正建设覆盖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贯穿航空产业链的5类17个特色功能平台。加快以人才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模式,全面推进四川省创新共同体建设,通过“领军人才+技术团队+项目公司”,共同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已成功引进多名国家级、省级海内外专家组成的人才团队,集聚航空科技领域“享受国务院津贴”、省“天府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93人(次),拥有航空领域技术人员2万余人。

三是跨域整合做优协同生态。积极构建区域协作机制,融入成都都市圈建设,放大优势产业外溢及辐射带动作用,协同广汉市高新区共建传感器创新中心和传感器产业孵化中心,打造航空配套产业圈。以跨区域项目共建为引领,联动天府新区、新都区错位协同发展,聚焦航空企业总部办公、高端智能制造、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等,通过“总部+虚拟工厂”“研发+外置基地”模式,携手做实成都航空产业从设计、研发、制造到维修的全产业链,共同构建航空产业生态圈。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牵头成立成都航空航天产业联盟,通过“项目+人才+资金”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用投长效交流磋商机制,吸引川航、南航、西工大、电子科大等企业、高校院所200余家、研发设计人员7000余人,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区航空产业产值1000亿元,聚集航空企业200家以上。

筑城起势、产城融合,提升综合承载竞争力

遵循“人城产”逻辑,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强化片区综合开发、功能集成复合,推动天府动力源(青羊航空新城)整体成势。

一是优化片区土地空间布局。结合降低要素流通成本、提升协作配套效率、贴近产业发展需求等因素通盘考虑,沿文家大道、土龙路等产业发展主轴调整新增约940亩工业用地,引导资源要素向产业集聚,牺牲短期土地收益换取产业长期发展。目前,产业载体已建成170万平方米、在建177万平方米,未来3年投资522亿元开工建设692万平方米,努力建成千万平方米高端产业载体。围绕产业人口生产生活需求,沿日月大道、光华大道等城市发展主轴新优化调整近千亩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新增公建配套用地80.5亩,将受航空噪音影响、地铁贯穿影响区域约340亩住宅用地进行布局优化,全面平衡片区用地结构。

二是健全片区宜居配置机制。统筹规划约196.7亿元7个片区有机更新项目,以城市微更新、城市社区改造为切入点,未来5年城市更新涉及5个街道,建设面积约15.97平方公里,目前成飞片区有机更新已先期启动。优化综合交通统筹规划建设机制,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完善盐井二路等129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三横三纵”道路骨架支撑,与温江、金牛、双流等建立协同打通相邻区域断头路工作机制,推进打通经水路等断头路。以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统筹构建15分钟生活配套服务网络,全面打造生活消费、智慧医疗、文化教育、社交运动等民生场景,54所学校、5所医院、16座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已初步绘就,成飞中学、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马厂生活服务中心等71个优质公服设施加快建设。多途径保障职住平衡,高标准推进23.66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梧桐博园等828套人才公寓、成飞1555套单身公寓已先期投用,21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和400套人才公寓的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全面确保未来18万产业人口居住需求。

三是加快片区未来社区建设。依托198环城生态公园(青羊段)大尺度、连续贯通的生态空间,突出城园融合共进,统筹内外楔形绿廊空间,新建0.54平方公里生态公园,24公里城市绿道相互串联,规划建设面积约21.1平方公里的8个未来公园社区,通过场景化和多元化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构筑“园中有城、城中有园”的空间格局。强化TOD社区综合开发,遵循“大区域统筹+TOD社区+多元化住房”理念,实现TOD站点500米居住和就业人群覆盖率80%,为片区综合开发聚人引流、增势赋能,加快塑造功能布局均衡、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尺度宜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城市功能单元,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全面统筹、产城融合加快呈现。

三、改革成效

青羊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个做优做强”战略,统筹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发展趋势和城市功能重塑,围绕探索在中心城区42平方公里上“老区建新城”的崭新课题,不断创新片区开发新模式新机制,近两年实现航空企业年均增长38%、航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5%,片区发展已进入从“点题”到“破题”再到“全面起势”的跃升突破阶段。相关改革做法,受到省委、市委高度关注,省市领导14次前往青羊航空新城专题调研,先后获评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四川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成都市2022年度智慧园区、2022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集体等荣誉。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