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展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

耕好国家试点“试验田” 撑起失能群众“保护伞”

——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改革“再下一城”

成都市医保局
2023年04月06日14:51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成都是全国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自试点以来,成都市医保局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勇担国家赋予的试点使命,探索构建契合市情、筹资多元、认定规范、待遇合理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持续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扩面、待遇提档、服务优化、监管智能,为失能群体带来更多温暖,为国家试点贡献更多智慧。

一、改革背景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于2016年正式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成都成为首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2017年7月,成都市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对象中启动试点,推出以重度躯体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为主要保障内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8年11月,将重度失智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实现重度失能情形全覆盖。2020年7月,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制度城乡全覆盖。2021年2月,将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制度同城同待。2022年7月,成都市医保局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积极借鉴国内先行地区经验,在广泛调研、科学测算、充分论证基础上,开展新一轮长期护理保险改革。

二、具体举措

(一)稳步推进改革,制度流程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实现全人群覆盖。将学生儿童纳入制度保障范围,实现制度对参保群体的全覆盖。待遇享受人群扩展至中度失能人员,包括中度失能二级及三级人员。新增辅具服务待遇,增设面向城乡居民的专业机构上门护理服务待遇,提高城镇职工上门护理服务频次。二是实现全流程优化。强化区(市)县医保部门主导地位,精简经办环节,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推行“容缺受理”“上门服务”“帮办代办”等暖心举措。对居家护理员实行菜单式上门培训,提升培训指导的精准性。三是实现全环节监管。提出并完善智慧长护和决策支持系统需求,建立以数据分析、挖掘运用为核心的智慧长护信息系统,实现全链条信息化管理。注重机构规划布局,建立健全各类机构遴选及准入退出机制,促进长期护理服务产业的良性布局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合作交流,共建共治共享更加高效

一是加强创新性课题研究。委托相关机构就长护险服务目录、委托经办费用支付标准、辅具需求目录进行专项课题研究,为健全完善长护险制度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二是完善失能评估标准体系。以国家失能评估标准为基础,配合省医保局制定四川省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标准并申请省标。会同民政、卫健等部门开展成都市失能照护需求综合评估标准制定工作,积极探索建立评估结果跨部门互认机制。三是探索异地待遇保障试点。组建由经办人员、评估人员及委托经办机构人员组成的异地评估小组,在省内9市(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资阳、泸州、宜宾)探索异地待遇保障实现方式。

(三)着力宣传扩面,成都长护品牌更加响亮

一是持续传递长护温暖。开展长护险“大宣传、大排查、大清零”百日会战活动、“献礼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长护险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及敬老月活动,立足长护险受众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实际,强化线下宣传,实现“政策找人”。二是推动媒体关注宣传。积极对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央视、省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围绕年度重要工作收集汇总案例、挖掘提炼素材、分析解读政策,切实增强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理解度。三是强化试点经验对外输出。2022年接受国家医保局相关司局线上线下调研、座谈等8次,接待省医保局、中国社会科院和宁夏、重庆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专题调研5次,做好经验交流,推介成都做法。

三、取得成效

(一)制度体系创新完善,获得国家认可

随着年内新一轮长护险试点改革的逐步深化,全市长护险工作基本形成了筹资机制权责对等、评估体系精准科学、服务供给普适可及、经办体系治理有序的良好局面,长护险参保人员达1408.25万人,累计通过失能评估7.09万人,累计支付待遇135.12万人次,基金支出15.23亿元。成都市制定的成人失能评定标准在试点城市中率先获批地方标准,先后5次代表试点城市作经验交流,多次参与国家医保局相关文件起草工作,国家人社部、国家医保局先后3次在成都召开全国性工作会议。成都模式获得国家医保局充分肯定,认为“符合绝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区域特点,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更强”,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赋予成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五位一体’制度体系和模式”的试点任务。

(二)失能人员更有保障,备受社会好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至少降低失能家庭照料经济负担44.31%,失能人员生存时间较未享受人群增加2.08年,切实提高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试点以来,收到群众赠送锦旗、感谢信等500余件,300余批次考察团先后来蓉调研交流;年内获央视新闻报道1次,省电视台专题推介1次,成都日报刊发新闻2篇,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国医保杂志、今日头条、成渝观察、成都发布、蓉城政事、红星新闻等媒体的网络推介近20次。

(三)照护产业加速发展,赢得机构青睐

试点以来,成都市长护险政策影响力、知晓度持续提升,仅2022年就集中开展宣传活动566场,向10775名群众精准推送政策,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1万余份。全市护理服务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共发展培育定点护理机构206家(其中入住类机构113家、专业上门类机构93家),定点培训机构87家。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新业态头部企业如颐家、福寿康等在成都市布点运营,促进就业2700余人。成都本地部分医养结合机构陆续开展专业上门照护服务,部分专业照护服务机构持续发展壮大。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