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展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

超大城市老旧小区综合治理“西南街模式”

成都市金牛区
2023年04月06日14:4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遛鸟杏园
遛鸟杏园

成都市金牛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以“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目标,在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积极探索公园城市老旧片区综合治理新模式,创新片区动员、更新、运维三大机制,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提质、社区商业升级和人文价值转化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功能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更有温度、更有品质、更有内涵的“幸福成都”贡献了金牛力量。

一、改革背景

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紧邻一环路,面积0.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余人,院落90个(其中老旧小区86个),建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是成都第一批拆迁安置点,存在“建筑破败、道路破烂、管网破损”等典型老旧城区“后遗症”,很长一段时间都给人以“破、烂、差”的形象,被群众嘲讽为“稀烂街”,群众改造意愿十分强烈。金牛区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和城市形态老旧、业态低端等突出问题,紧抓“一环路市井生活圈”打造契机,按照“整体规划、连片打造,多元共治、集中呈现”的思路,坚持“自治比整治重要、功能比景观重要”的原则,启动西南街片区一体化改造,形成了打造城市片区综合治理“西南街”模式,为公园城市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提供更多可借鉴的“金牛经验”。

二、改革举措

(一)创新片区动员机制,变“整治”为“自治”,解决群众参与之难。老旧小区改造的难点不在于“改得新”,而在于“得人心”。在西南街片区改造过程中,业主诉求多元,平衡各方利益成为一大难题。基于此,金牛区创新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片区动员机制,打破老旧小区硬件改造“有形的墙”和利益主体诉求各异“无形的墙”,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让群众真正成为小区“主人翁”,不断夯实居民自治基础。一是构建四级体系激活组织“神经末梢”。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邻里党小组—党员街巷楼栋长”四级组织体系,组建邻里党支部、党小组共51个,推选党员街巷长、楼栋长201名,推动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划分党员包片责任,由党员带动在缴纳维修基金、拆除违法建设等改造项目中积极示范,形成“党员引领、群众自治”的生动局面,引导居民参与片区自治。二是搭建3个平台培育社区“自治细胞”。指导改造院落成立自管小组,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社区学院,促成社区兴趣爱好者成立民间协会,搭建“自管小组—社区学院—民间协会”3个自治平台,努力寻找居民诉求的“同心圆”,召开“坝坝会”、座谈会、动员会等70余次,征集意见1200多条,引导群众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全程参与院落改造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做到“改不改、改哪里、怎么改”居民自己说了算,进一步凝聚改造共识。顺利归集维修资金43万余元,拆除违章搭建110余处,实现“自管小组成立率100%,维修资金归集率100%,违建拆除率100%”。三是组建两个联盟构建商居“共生生态”。组建“商居联盟”,推动商家和社区居民共同拟订街区商业公约,加强商家自律,规范经营行为,片区油烟噪音大、占道经营多等“老大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民生投诉同比下降30%。组建“商家联盟”,明确规定铺面租赁交接、街容街貌打造、交通及安全管理等具体事项,引导商家更新提升店面形象、提档升级配套设施,带动形成互惠互利、和谐互动的良性商圈生态。60余家人气店铺已投入470余万元实施店面改造升级。

(二)创新片区更新机制,变“零星”为“整体”,突破反复修补之困。老旧小区改造“小修小补易,提质增效难”。过去的改造习惯于“就院改院单一改”“碎片修补反复改”,难以达到“以小区改造带动片区环境整体提升”的目的,“改了面子,改不好里子”这一难题亟待破解。基于此,金牛区创新了“破院连片、以片带点、以点示范”一体化片区更新机制,采用项目集成、一体改造、整体呈现模式,基本实现改造“一次性”到位,居民“一致性”满意。一是坚持“小区街区”整体谋划。着眼统一规划、连片打造,挖掘保留30余年“遛鸟杏园”“露天茶馆”等老成都在地文化根脉和资源禀赋,结合一环路整治工程,牵头对区域内社治、更新、住建等部门的149个项目进行协调调度,形成契合老城区特质和发展愿景的“市井西南、烟火抚琴”整体改造方案,以点带面实现区域风貌整体性提升。二是坚持“地上地下”一体打造。聚焦科学布局、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地面铺设、外墙管线序化等“看得见”的明眼工程和管网修复、雨污分流等“看不见”的隐蔽工程,增设城市家具、微景观10处,释放停车位200余个,新增绿化游园面积约4000平方米,更换疏通地下管网1340米,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坚持“文态形态”协调推进。聚焦延续蜀风雅韵、保留历史文脉,尊重原有建筑肌理,创意打造马头墙、烟火抚琴等一环路新地标,保留代表成都记忆的老发廊、老菜铺、老公寓等,修缮保护居民喜爱的怀旧壁画墙、紫藤花植物,打造吸引年轻人消费打卡的“抚琴生机”潮玩空间,提升居民“最成都”街巷生活体验,充分体现“让城市留住记忆,让群众记住乡愁”,实现历史与新潮的深度链接、文态与形态的有机融合。

(三)创新片区运维机制,变“输血”为“造血”,破解后续发展之忧。老旧小区改造好,更要维护好。过去的改造重“利当下”而轻“惠长远”,重“过程改”而轻“后续管”,重“依赖政府财政补贴”而轻“激发小区内生动力”,群众未能享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持续性福利。基于此,金牛区创新了“共策共建、共治共享”片区运维机制,探索“放权”与“让利”的边界,坚持以项目化思维、市场化运营理念,实现建设管理一体化,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一是创新“基金+”管理模式。以培植造血功能为目标,整合清理社区闲置低效空间1000余平方米,探索“公益+市场”运行机制,引入社会企业打造运营杏园、邻里会客厅等优质公共空间,日常收益按比例反哺社区成立基金,按照“居民认缴一部分、基金补贴一部分”的模式,引入金港物业开展信托制物业试点,提高小区管理规范化程度。目前,社区基金“总池”已达30余万元,8个院落由“无人管”转型为“准物管”。二是创新“组织+”服务模式。以丰富居民生活体验为导向,依据“公益+市场”原则,充分发挥“两新”组织专业力量,邀请国内高水平设计团队,打造西南街幸福生活馆,创意开设“微电影”拍摄工作室、党员“加油站”等影像美空间,植入VR居家装饰体验、多肉植物微景观形成居家美空间、生态美空间,精心搭建邻里中心“邻里戏台”,成立成都书画家工作室,开展摄影、插花等各类培训60余次、娱乐活动90余场,吸引居民3万余人,以“活动反哺”带动市民消费、实现良性运营。三是创新“场景+”消费模式。以多元化城市空间为抓手,着眼社区微型TOD建设,打通地铁抚琴站出口围墙并联通社区子街巷,释放产业空间1200平方米,实施抚琴文君巷商业街打造项目,规划建设社区底商40余间,植入美容保健、咖啡酒吧等多元商业主体,带动驻区企事业单位自主提升、主动更新,将闲置物业资产改造为“一单元”“拾光”等特色民宿,营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片区产品供给力、消费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快速跃升。

三、改革成效

通过聚焦前期动员、中期实施、后期运营“三个阶段”,“漫步可达”推进路网改造,“功能复合”营造舒朗空间,“百业百态”重现市井烟火,“文脉传承”留住乡愁记忆,让这个曾经被戏称为“稀烂街”的街区焕然新生。

一是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西南街社区通过理顺党群、邻里、商居“三个关系”,拆除违章搭建110余处,新增停车位200余个,建成杏园、茶园、乒乓球园“三园”和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治中心、幸福生活馆“三中心”,社区居住环境、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全面提升,改造前征集的1200多条群众意见基本解决。

二是形成了一套院落改造模式。西南街片区改造中形成的“发动群众是基础、连片改造是核心、运维平衡是关键、以改促治是根本”经验做法,得到群众的认同、领导的肯定。改造完成以来,获评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入选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典型案例,先后吸引全国118个地级以上城市参观学习,为推进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锤炼了一线基层党员干部。西南街社区党委通过坝坝会、座谈会等形式,把党的工作做到每家每户,党员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锤炼了一批党员干部,建强了一线战斗堡垒。获评“2020年度成都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社区”,1名党员获评“成都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该案例在全国率先实现30个老旧小区高水平连片改造,形成了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西南街模式”,被列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现场观摩点位,获评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收入《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典型案例》,入选2021年度“中国基层领导力典型案例”和2022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