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展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

创新构建“1+3+125” 工作体系稳就业保就业

成都市人社局
2023年03月30日12:22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一、改革背景

2022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国际局势变化,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超出预期,稳就业保就业被摆上突出位置。

从就业形势上看,疫情多轮爆发、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造成严重冲击。成都市先后经历8轮疫情,尤其是“8.25”疫情防控期间,部分服务业消费需求下降明显,制造业企业停工停产较多,对就业影响突出,企业稳岗压力进一步加大。前三季度,成都市GDP同比增长1.5%,低于全国(3%)1.5个百分点,尤其是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第三产业,增速仅有0.3%,降速明显。据调查,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同比下降幅度超过30%,企业“稳岗扩岗难”、市场“招工难”、青年群体“就业难”等矛盾交织。

从就业任务上看,就业需求增加、失业风险加大使得促进就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2022届在蓉高校毕业生30.13万人、成都户籍高校毕业生6.66万人,均创历史新高;8月底,成都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34万人,同比增加50%以上,工作量和压力都更大。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79万人,实名结存未就业困难人员6282人,其中“4050”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和低收入家庭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竞争力较弱,在社会面就业形势趋紧时,就业难度更大、失业风险更高。

一系列风险挑战上升,给就业带来困难和隐忧,也愈加凸显出稳就业、保就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而以往传统促进就业的工作体系和模式难以满足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要求,存在一些痛点难点亟待解决。一是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联动作用不充分。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投资政策等宏观政策方面制定时,没有充分与就业政策联动,对经济发展中就业效应的分析和考量不足,产业调整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劳动就业不充分、质量不高。二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系统性协同不够。各职能部门对就业工作了解较少、参与较少,就业政策分布在各自政策文件中,导致资源调配存在重复投入。同时,数据信息共享互通不畅,削弱了就业决策、就业服务的支撑,使得全市就业工作宏观谋划及系统性推进合力不强。三是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用工信息发布渠道分散,求职招聘信息差明显,人岗匹配效率不高。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单一,难以满足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需求。

二、改革举措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市人社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部署要求,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要求,锚定共同富裕方向建设共享成都,坚持就业工作“发展”导向,以就业优先战略为支撑,以深化党委领导下的多部门配合协同为关键,以助企纾困发展稳岗稳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充分就业、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为重点,以做实做优就业服务为保障,创新构建“1+3+125”工作体系(“1”个大局,就是以市区上下协同、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就业”格局统揽稳就业保就业全局;“3”大重点,就是以助企纾困发展稳岗稳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充分就业、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为重点;“125”项政策措施,就是整合各部门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强化协同、调度,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落实有力的工作推进体系),推动实现壮大优势产业、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充分就业相统一,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走出改革创新的新路子。

(一)创新提出就业工作“发展”导向,着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赋能共进。针对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联动作用不充分,开创性提出就业工作“发展”导向和“做经济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优先政策,着眼促发展、稳增长,全力打好“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稳市场主体、保重点企业用工,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强化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劳动者职业发展、城市创新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实现从稳定就业向协同经济高质量发展跃升。 

(二)创新构建“大就业”格局,着力汇集就业促进工作合力。针对各部门系统性协同不够,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作用,完善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社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完善工作落实考评机制,建立工作推进月调度机制和月通报制度;完善资金保障和评估机制,优化评价指标,强化结果运用;完善就业形势监测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比对分析,打造多部门合作的就业监测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和舆论引导,建立重大舆情沟通协调和应急处置机制。

(三)创新开拓就业供需精准对接渠道,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协同水平。聚焦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和劳动者求职需求,着力提升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统筹促进就业与产业“建圈强链”人力资源协同,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业“一园三区多点”布局,成功创建国家首批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全面整合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平台资源,建设集用工、求职、服务于一体的“宜业成都”就业服务平台,促进供需两端有效对接、精准匹配;提档升级“公共+社会”“专业+特色”的线下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补充建设零工市场、夜间市场、共享用工市场等新型市场,高频次举办直播带岗、送岗下乡等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百日万企”系列招聘活动受到高校和毕业生广泛好评。

(四)创新打造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模式,着力增强劳动者创富致富能力。为了解决技能培训与劳动者的就业脱钩,全国首创“培训—就业”智慧服务模式,通过用户行为画像、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化手段智能精准推送企业岗位。2022年,通过网络学院共为参训学员推荐44万余次岗位信息,投递2万余份简历,电话咨询1.46万人次。全面摸底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培训需求,广泛收集“建圈强链”等重点领域企业和地方特色技能品牌培训需求,共收集“企业订制班”培训项目1081个,“区县品牌班”培训品牌114个,其中涉及“建圈强链”的培训项目639个,广泛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46万人次。

(五)创新培育特色劳务品牌,着力赋能推进乡村振兴。针对农民工等群体技能素质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就业竞争力较弱的特点,结合区(市)县产业发展和劳务优势,加快“蓉字号”劳务品牌建设,以“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特色劳务品牌助推农村劳动力技能增收。培育特色劳务品牌29个,“成都新电商人”“温江花工”参加全国劳务品牌主题展示活动并获得2项大奖,“金堂焊工”“邛州竹编”“浣花女”3个项目入选省级劳务品牌, “金堂焊工”“崇州道明竹编”劳务品牌登上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振兴路上》栏目。

(六)创新打造“智慧就业”服务场景,着力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从社区居民在就业创业时面临的人岗匹配不精准、就业培训不便捷、就业政策不简明等堵点痛点出发,全力打造“智慧就业”服务端和成都就业驾驶舱(一舱三图),大力度开展“智慧就业”社区场景建设,先行打造成都高新区兴蓉社区智慧社区示范点位,在天府市民云平台建设“4+4”智慧社区就业创业项目8个,实现了全市就业形势实时呈现、就业经办动态管理,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精准、智能高效、可感可及的“智慧就业”服务。

三、主要成效

(一)主要就业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一是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3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0.04%。二是失业率进一步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自一季度阶段性走高后逐月下降,12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同比降低0.88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79万人,同比减少7.69%。

(二)重点群体就业稳中有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筹集市场化岗位34.8万个、政策性岗位2.44万个、见习岗位1.06万个,举办公共就业服务进高校活动702场次、服务超32.3万人次,新增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8.53万人。二是困难群体就业更有保障。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制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10条措施,全年新募集公益性岗位和就业援助基地岗位7294个,共有托底安置的就业困难在岗人员1.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3.6%,“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是农民工转移就业保持稳定。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531场,发布岗位47.68万个,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8.45万人,劳务转移输出规模214.56万人。

(三)企业用工保障及时有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深化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协同发改、经信、投促等部门,健全重大项目服务保障、24小时用工调度、区域劳务协作、企业共享用工、岗位动态监测“五大机制”,帮助192家重点企业新招募40.11万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2092家,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不断完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和灵活从业人员劳务市场,全市共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581场,为10.73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就业岗位272.35万个,场次和力度均为历年同期之最。

(四)助企惠民政策效能充分释放,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实施“降缓返补”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补快办,让政策红利快速直达企业,切实助企降低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全市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141.86亿元;落实全市“纾困10条”,发放困难行业稳岗补贴金额为2.26亿元,涉及企业5.89万户,惠及职工77万人;为26.75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8.9亿元,为59.82万人次发放失业人员价格临时补贴1.19亿元。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