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革命”与城市文明
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
2022年,成都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1.85万吨/日,随着人口持续净流入,垃圾产生量还在逐年递增,垃圾治理迫在眉睫,势必引发一场“垃圾革命”。“垃圾革命”是通过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促进城市可持续、绿色发展。垃圾治理水平是衡量城市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彰显着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品格。2022年5月,成都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城市管理工作时指出,要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垃圾综合处理能力。市城管委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着力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夯基础、提能力、抓治理,努力打造“干净之城、有序之都”。
一、创新举措
(一)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新体系。成立城市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领导小组,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统筹规划城市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总体设计、组织架构、流程功能和指挥监督。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学习借鉴上海、深圳等城市经验做法,结合成都实际,制定了《成都市环卫固废智慧监管服务平台需求方案》,着手搭建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平台,打造贯通投、收、运、处全链条全流程的监管场景,拓展监管渠道,扩大监管范围,创新监管方式,推动人工巡查向自动识别、事后处置向事前预判转变,实现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监管。配套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出台《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标准2个,编制系统行业标准规范7个,修订完善环卫精细化作业规则、办法,制定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卫生填埋场运营监管办法,覆盖全类别、全链条的生活垃圾管理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二)开创垃圾源头治理新局面。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政策、标准及设施体系建设,推动生活垃圾由“混合处理”向“分类处理”转变。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高位统筹推进,市级牵头抓总、部门协同配合、三级督查、四级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改造,推进分类投放容器更换和标志更新,加快标准化投放设施建设;推进社区回收站点建设,鼓励设置“碳中和”小屋等智能回收设施,畅通回收利用渠道。目前,全市共铺设四分类投放容器约36万个,建成标准化投放站点3.4万余个,实现了分类投放设施居民小区全覆盖。
(三)营造垃圾清扫转运新场景。鼓励环卫企业先行先试,搭建智慧环卫一体化云平台,试点“互联网+”时代的环卫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推动环卫管理“更智慧、更高效”。科学配备和优化组合小型机械化作业装备,创新优化环卫作业方式,在主街干道人行道和重点商业区、景区周边区域等率先实现环卫清扫保洁“去扫把化”,环卫作业“更现代、更环保”。推广地埋式垃圾桶建设,自然融入周边环境和人文场景,垃圾投放设施与人居环境“更和谐、更自然”。积极推进环卫作业车辆新能源化,强化车辆密闭性改造,加大“抛冒滴漏”治理,垃圾收运装备“更绿色、更生态”。合理规划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在建筑设计、布局及污染控制等方面充分考虑对周围环境影响,植入“公园化”“景观式”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建设“全地埋式”或“半地埋式”转运设施,做到“邻里善待”,变“邻避”为“邻利”。
(四)创新垃圾处置管理新模式。引用先进工艺。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引入“SNCR+半干法+干法+袋式除尘+SCR”烟气净化工艺,实现氮氧化物减排目标;在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引入“厌氧发酵+快速好氧”协同制备生物腐殖酸肥料技术工艺和生物发酵技术等,促进固相、液相餐厨垃圾均得到充分循环利用,弥补行业内采用单一处理技术应用短板。严格处置监管。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全部实现“第三方驻厂监管”“环保技术监测”两个全覆盖,环保发电厂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信息“装、树、联”,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并高于国家标准。注重宣传引导。全市9座环保发电厂均建设打造了环保科普教育展示厅和参观通道,配备专人进行讲解,对外开展知识讲座和主题活动,市民对垃圾焚烧发电的认同度显著提高。
(五)激发队伍干事创业新动能。践行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深入推进环卫工人关心关爱工作,印发《成都市环卫工人健康安全关爱办法》,明确环卫工人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和安全作业要求等,确定每年10月为成都市环卫工人关爱月,从制度上保障全市6.1万余名环卫工人合法权益。制定出台《成都市环卫工人服装与装备1.0版技术指引》,开展全市环卫工人服装换装,增强安全元素,提升环卫队伍形象。征集评选出“成都环卫工人之歌”原创歌曲10首,拍摄《现代环卫》等“11+1”系列公益短视频、微电影,强化了环卫队伍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共建美丽蓉城·礼赞环卫工人”文艺汇演、首届环卫工人运动会,推动2806个爱心驿站挂牌,增强了环卫工人职业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依托“蓉城美容师”公众号,打造环卫网红达人,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创响了成都环卫品牌,也让城市管理更有高度更有温度。
二、主要成效
(一)提升设施品质,城市形象得到新塑造。推进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全过程、全要素的统筹、整合、优化,引发了垃圾治理的理念之变、机制之变、方式之变,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引进先进智能机具设备,创新优化环卫作业方式,全市新增小型环卫作业机具519台,948条主街干道人行道、背街小巷率先实现全机械化作业。2020年以来强力推进环卫车新能源化,现保有量已达1507台,占全市总量的30.47%,可实现每年节省碳排放约3.26万吨/年。推进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提标提质,全市百余座转运设施全面达到绿色环保标准,实现臭气零排放目标。通过对“邻避”设施的提档优化、新能源车推广和作业方式的结构优化等,多途径实现了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碳减排,形成了城市管理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二)改善城市环境,民生福祉得到新增进。推进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的投入和应用,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更好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机械化作业率的提升,让席地而坐成为可能;智能垃圾桶的使用,让垃圾爆桶成为历史;转运站的达标改造,让噪音、污水、粉尘等得到根治;运输车辆的新能源和密闭化,让垃圾运输沿途撒漏现象有效杜绝;等等。特别是武侯区建成的全国首座2000吨全地埋垃圾压缩转运中心,巧妙地运用地下空间,采用全地埋的建筑形式,上部形成坡地城市公园,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花园式、开放式的设计极好地改善了区域环境条件,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建造》(第二季)《地下之弦》用近6分钟的时长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展示。据统计,2021年以来垃圾治理网络理政投诉同比下降了11.18%,市民满意度持续提升,“一降一升”折射出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市民福祉的生命力。
(三)着力安全监管,城市韧性得到新提升。推进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破解了超大城市垃圾治理难题,提高了城市承载能力。生活垃圾实现安全规范处置,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避免环境污染,保障了城市生态安全。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大幅提升,成都市累计建成投运成都万兴一期、二期、隆丰等共9座生活垃圾焚烧环保发电厂,设计处理能力1.58万吨/日,最大焚烧处理能力约1.85万吨/日,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垃圾收运处置作业全流程智慧监管,对环卫作业人员、生活垃圾收转运车辆的实时在线预警监测和提前预警,降低了人员装备作业风险,有效保障了生产安全。
(四)服务发展大局,产业发展得到新促进。推进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深化了城市管理“放管服”改革,有利于助企纾困。干净的城市环境,优化的营商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宜居性,有利于吸引高新产业和高端人才,营造投资兴业的沃土。深化垃圾治理市场化改革,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培育清扫保洁、垃圾运输、垃圾处置等市场主体300余家,吸纳就业7万人左右,实现全产业链产值50亿元左右。加大能源保供力度,9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均发电约24亿度,能够满足约100万户居民一年家庭用电需求〔按照5.6度/(户·天)估算〕。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将以打造“干净之城、有序之都”为基本目标,持续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投、收、运、处、利用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汇聚环卫工人、作业车辆、收转运站(点)、处置设施等数据,打造城市环卫“观、管、防”同步运行体系,推动环卫管理从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实现城市环卫管理“一屏观城、一网管城、气定神闲”的目标,为夯实“微网实格”基础支撑大城善治助力,全面提升城市智慧化治理水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