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展示>>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

以重点片区开发为抓手 推动城市功能整体跃升

成都市发改委
2023年03月22日15:0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一、改革背景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肩负着做强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国际门户枢纽和世界文化名城等重大城市功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转型新路子的时代使命。

立足成都实际,聚焦破解城市发展的均衡性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匹配、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与人口分布不相匹配、产业能级提升需求与产业空间承载能力不相匹配“三个不相匹配问题”,我们以重点片区建设开发为牵引,打造形成功能完整、结构合理、辐射周边的示范性片区单元,以点带面突出城市核心功能、基本功能、特色功能联动互促,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促进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的生动实践。

二、改革思路

在研究布局重点片区时,我们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聚焦战略引领,明确片区建设方向。重点片区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关键单元,是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领,落实市委关于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的系列部署,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建设“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打造神形兼备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体现“党中央有号召、成都有行动”。

二是围绕城市核心功能,鲜明发展主题。重点片区功能定位是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支撑党中央赋予成都的“两中心一名城一枢纽”功能定位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通过优化整合资源配置,突出生态本底、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宜居宜业,形成夯实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支撑。

三是把握项目集群内涵,提升片区建设成效。重点片区具体推进中,坚持项目围绕功能建,以项目集群为纽带,既突出具体项目之间的有机联动,以引领性项目为牵引整合带动多个项目;又突出项目与核心功能、基本功能、特色功能项目的对应关系,科学策划支撑功能定位的项目图谱和项目清单,形成重点片区建设开发的现实支撑。

四是秉持“一盘棋”思维,鼓励组团联合共建。聚焦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发展,突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鼓励各区(市)县协调联动功能相近的其他区域,探索跨区域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形成城市核心功能相互支撑,推动城市能级整体跃升。

三、改革创新点

一是改变“摊大饼”式扩张方式,以城市功能布局优化提升城市能级。重点片区建设开发,是在梳理研究中央、省委赋予成都系列重要功能的基础上,以功能为导向对“一山连两翼”城市空间布局的巩固完善。重点聚焦各片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科学适配、精准确定功能培塑目标,进一步促进产业、科技、人口等要素资源优化组合,推动交通、居住、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科学布局,加大集约高效利用土地、重大功能平台共建共享、差异化考评体系等政策举措有效供给,着力推动市域空间结构调整,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促进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着力扭转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平衡的局面,注重差异化推进提高发展整体性。立足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之间及3个区域内部在发展阶段、现实基础和功能承载上的差异性,通过重点片区建设开发,着力统筹整体和局部、功能和形态、当前和长远,研究找准进一步增强各区(市)县功能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做优中心城区“先行引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核心功能集聚高地;做强城市新区“牵引带动”,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突出郊区新城“战略支撑”,打造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推动各区域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实现扬长补短、竞相发展,提高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和融合性。

三是聚焦示范突破,打造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支撑。立足重点片区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关键单元,突出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内涵,结合贯彻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行动计划》,以确保功能实现为关键、以发挥功能作用为核心,以提升人口和产业的承载能力为重点,以2-3年成型成势为目标,通过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围绕生态本底、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宜居宜业,打造一批“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先行示范,形成夯实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支撑。

四是突出集群引领带动作用,创新有机关联的项目集群建设机制。紧扣当前各区域基础功能不完善、核心功能不突出、特色功能不鲜明等问题,围绕“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绕功能建”,紧扣“项目集群”,聚焦支撑片区功能的既有项目,全面梳理,确保充分发挥功效;聚焦支撑片区功能的在建项目,重点抓好项目促建;聚焦有功能需求但当前仍然缺失的项目,进一步做好策划包装和招引突破,并强调项目间的有机联系,对应支撑核心功能、基本功能、特色功能,以引领性项目带动整个片区建设,科学策划片区项目图谱和项目清单,加快构建项目储备、开工、建设、竣工全过程管理体系,有重点、有步骤地分类推进项目落地实施。

五是打破单片区域、单个体系布局的发展模式,强化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突出重点片区间不同比较优势,强化不同功能单元的横向链接,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充分释放城市重大功能性平台的战略牵引和基础支撑效应,研究各片区板块间协调联动的重点方向和具体路径,通过“研发+制造”“总部+基地”“科创+转化”等模式,着力形成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持续激发协调联动、抱团共进的内生动力,打造一批功能组团,构建完善“1+1>2”的功能共同体。

四、改革成效

我们坚持“揭榜挂帅”和“赛马制”相结合,突出创新示范、功能彰显、打破壁垒,聚焦国际门户枢纽、国际交流交往、高端要素运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时尚消费引领与现代服务等8个核心功能,立足产业和人口发展基础,策划了天府动力源、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太平寺现代都市工业谷、蓉南新兴产业带等首批24个重点片区,建立了由1个牵头市领导(片长)+1个区(市)县责任主体+1个牵头市级部门+若干协同部门和国企协同推动的“1+1+1+N”工作推进专班,梳理策划了24个项目集群、共817个重大项目。历经1年的研究、探索与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方向已然明确,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一)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成型起势。一是机制创新成效初显,重点片区“1+1+1+N”工作推进专班和推进机制运行质效不断提升,协调联动、抱团共进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二是项目集群建设加快,2022年推动重点片区项目开工或续建399个(年度计划投资约1400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拟开工启动项目163个、总投资逾1400亿元;三是重点片区显示度不断提升,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位列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3名,成都国际陆港首发“蓉欧非”铁海联运班列,天府中央法务区“一点五院五庭”四级司法审判矩阵初具雏形,春熙路时尚商圈成为四川省唯一获批的商务部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

(二)区域协同共建机制逐步完善。一是产业协同不断加强,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蓉南新兴产业带等重点片区以产业建圈强链为牵引,探索项目联动招引促建机制;二是模式创新持续深化,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未来科技城等重点片区成立管委会或专业运营公司统筹推进片区开发,共同“做大蛋糕”;三是优势互补成效明显,成都国际陆港、天府动力源等重点片区强化片区功能协同配套协作,打破城市圈层式发展模式。

(三)重大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是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土地空间差异化利用、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多层资金支持等机制日趋完善;二是人产城发展更加有序,综合交通体系统筹规划建设机制不断优化,统筹推进机场、铁路、公路等枢纽设施“无缝”衔接,形成人口集聚、产业发展与城市品质提升的良性互动;三是公共服务更加健全,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与常住人口服务半径挂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动态调整和市域统筹联动,精准服务、主动响应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逐步完善。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