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四川十大名中医 | 杨文信:三十八年里 奋斗杏林间

刘海天
2023年03月03日18:1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春色满川南,长江流日夜。中医杨文信在西南医科大学行医治病、教书育人,一转眼已经38年了。当年的帅气小伙成了如今的慈祥长者,医术更高、医德更厚。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里,人们经常可以见到这位老中医为治病救人忙碌着。

去年,在四川省十大名中医评选中,杨文信榜上有名。作为一位擅长治疗皮肤病的中医专家,他为一个个患者解除病痛,赢得了无数的尊重。

“金杯银杯不如病人口碑,病人说你好才是真正好。”对于这项荣誉,杨文信谦虚地表示,这是一个里程碑、加油站,今后要更努力、做得更好,争取不辜负社会的鼓励和群众的期待。

世有名医仁者心

中医自古推崇医者仁心的理念,推崇悬壶济世,反对见利忘义。秉承这样的行医宗旨,杨文信始终心怀仁善,不但积极治病救人,还经常关心患者的经济情况,尽量地去帮助他们。说起这,他感觉有一些遗憾:“现在的药材价格比从前高,但是疗效往往不如从前,这会加重患者的经济压力,希望乡村振兴能带来改善。”他赞同把中药材产业和乡村振兴事业融合起来发展,认为这样既能造福患者也能让农民受益。

杨文信教授。人民网 刘海天摄

“我觉得中医是我们国家医疗保健体系里最重要的一个支柱。”杨文信说,中医可以通过简便验廉的方法解决病痛,这有益于群众的大仁大义。

因为追求的是治本,对于一些病症来说,中医治疗会需要较长时间。但是,一些患者并不理解,往往表现出急躁,对医生的治疗不配合,结果导致医生的治疗方案虽然正确,但等不及见效就被患者中途放弃了。尤其是年轻的医生,由于知名度相对不高,容易被患者轻视,导致治疗半途而废。说到这里,杨文信觉得非常可惜。他认为,医生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诊治,一方面也要有耐心。年轻医生治疗效果好,也会慢慢产生口碑,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

杨文信行医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口碑赞誉,有很多人信任他。而他除了诊疗病症,更重视多和病人沟通,告知病人相关情况、诊治思路、可能效果、注意事项等等。这样患者会更有耐心,积极配合治疗。

“我最大的武器、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和病人沟通。医生和病人真正变成对抗疾病的战友,治疗才能顺利。”杨文信觉得,这应该是医生的基本功,要做医生就只能这样。不管生活里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不管受了什么委屈,只要坐到诊断台前,就单纯是一个医生、只能是一个医生,不能被其他情绪左右干扰。

岐黄门里造诣深

杨教授年轻的时候,曾经创下一个纪录:一天接待了260多个门诊患者。那时他还是西南医科大学的行政干部,但是医学上一直没有放弃。那是一个星期天,他从早上7点一直接诊到将近下午5点,中间没吃饭也没休息、上厕所,竟然连看了260多位患者。

“那时候是真年轻啊,自己精力充沛,就可以为更多患者带来帮助。现在是做不到那么高强度了,但是仍然会尽力去看。”杨文信感慨岁月的流逝,也感谢岁月的磨砺。他说,正是因为对中医的热爱,才能支撑他当时创造那样的一个纪录。现在体力虽然不如从前,热爱却只有更深。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病诊疗中心。人民网 刘海天摄

“现在男性脱发的年龄降低了,女性脱发现象也增多。”杨文信以脱发为例来说明身体和精神的内在联系。他指出,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中医说法是“忧思伤脾”;另一方面是饮食习惯不好,现在的人们爱吃的都是高糖分、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营养摄入过度。人们吃饭口味越来越重,也是造成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他给人看病不但会开方抓药,还叮嘱要求改善饮食起居。这是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符合中医系统思考、辨证施治的理论。

中医治的是患病的人,重视研究发病机制,不是简单治疗症状。就像一条水渠被污染了,应该治理污染源,而不是只解决已经被污染的水体。人是最重要的,只有把疾病和人放在一起看,这种治疗才是有效的,所以中医特别强调辨证施治。杨文信介绍,这样的例子在皮肤科不胜枚举。比如治疗荨麻疹,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体正气生发的问题。

杨文信很感谢自己的家庭,身为中医的父亲给了他启蒙。小时候,他记得父亲因为会治病,赢得了村里人的尊重。高考报志愿,是父亲帮他填报的。

他也很感谢母校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工作单位西南医科大学。学校里的各位老师和前辈,用言传身教熏陶了他的医德,用授业解惑教导了他的医术,都是他学医的模板。几十年的学习工作进程中,他把医德内化于心,把医术外展在手,在杏林坚韧前行。每当有康复的病人来道谢,他没觉得自豪光彩,反倒有点如释重负——他觉得如果没治好,就对不起病人的信任。对他来说,病人的信任越大,他背负的压力就越大,同时动力也更强。

德才兼备传古今

除了救患者,杨文信还带徒弟。但是他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从小开始学自然科学时,养成了机械的思维习惯,所以一旦去学讲究辩证的中医,这些人的理解就会存在很大偏差。这样学出来的“中医”,会和真正的中医存在一定差异。于是,杨文信给学生们组织了一个沙龙,进行思维的训练和学识的积累。沙龙上,既可以讨论工作相关的中医学,也可以讨论社会学等很多学问。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基础,让他们对中医的理解更深刻一些,帮助他们形成系统性、辩证性的中医思维。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文化雕塑。人民网 刘海天摄

杨文信介绍,古代的中医往往不仅是医生,还可能是学问家、书法家、生物学家等身份。有些厉害的,天文地理、易卜星相,往往无一不精、了如指掌。说到底,中医是一门综合的学问,是一种哲学思维。“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真正喜欢中医,才能够真正深入了解它。”杨文信这样说,也是这样教徒弟的。

杨文信传承中医,既亲自带徒弟,也间接育人才。他参加了一本国家级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学教材的编写,负责其中关于皮肤病预防的相关章节。

传承中医药,关键还要看疗效。比如有些病人以前反对中医,但被杨文信治愈了以后,反过来成为了“中医粉”。“只有疗效才能真正赢得病人的心。”杨文信认为,传承中医第一要靠疗效,取得病人的信任;第二要靠服务,赢得社会的支持;第三要靠规范,促进中医的发展。

杏林春暖,躬耕不止。杨文信把生命融入中医药,人似春蚕行有信,心如秋月品生文。

(责编:彭茜、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