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绿色”奏响高品质生活新乐章
互联网大厂等齐聚“绿色低碳 数字生活”论坛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
人民网成都2月26日电 (朱虹、王洪江、王凡)“在各部门各地区的共同努力下,双化协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在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绿色化转型过程中,数字赋能作用愈加凸显,数字化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2月25日,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拉开帷幕。当日下午,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绿色低碳 数字生活”分论坛上,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邱国栋发表了致辞。
随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环资分院院长林翎、绿普惠创始人陶岚、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绿色部总监王小颖,腾讯SSV碳中和实验室主任舒展、快手科技副总裁徐静芸、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魏志玲等来自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环保组织的专业人士,金融机构、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知名汽车集团等代表,就数字化如何助力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进行多维度探讨、深度交流,并提出前瞻性建议,为推动数字化、绿色化献计献策。
论坛还设置了碳达峰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享环节,从创新实践中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构建碳普惠绿色低碳行为的标准体系
在数字生活中倡导绿色低碳,在绿色低碳生活中体现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双碳”工作的重要理念。
“我们需要从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邱国栋指出。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洁在会议现场表示,通过区域实践碳普惠机制建设,已从社会呼吁城市实践逐步融入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布局,碳普惠进入新阶段。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田成川表示,未来,该中心将大力开展气候友好型社区建设、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治理塑料污染、低碳交通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点滴之间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同时,将继续与蚂蚁集团、滴滴出行、腾讯等头部企业合作,共同为数字赋能美丽中国建设搭建应用场景,探索个人低碳行为实现碳普惠的路径。”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表示,中华环保联合会一直以来围绕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国环境事业发展,未来将继续联合更多力量,创新驱动,数字引领,合作共赢,带动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绿色低碳发展中来。
“促进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林翎表示,绿色消费既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要,又满足生态环境健康发展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支撑绿色消费的碳普惠标准化建设。
碳普惠已进入快车道,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自愿减排激励机制,也是对公众绿色生活赋能的激励机制。但想要构建起碳普惠绿色低碳行为的标准体系,并不容易。对此,绿普惠创始人陶岚表示,可通过持续打造“碳账本”,来推动多元碳普惠机制。
“大厂”助力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生活习惯
拥有数字化基因的蚂蚁集团,正以数字化的方式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并积极参与到浙江、江西等各地政府碳普惠平台的建设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以个人碳减排为切入点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绿色公益部总监王小颖认为。
据腾讯SSV碳中和实验室主任舒展介绍,通过知识问答、主题公益小游戏等方式,来提升公众低碳意识,科普碳中和相关知识。
阿里巴巴集团打造了中国即时电商领域的首个消费者碳账户——饿了么“e点碳”;发布的“88碳账户”是国内第一个多场景、覆盖超10亿人的消费者碳账户体系,汇集了饿了么、菜鸟、闲鱼、天猫、高德等平台上产生的减碳量,并以积分体系激励用户践行低碳生活方式。“饿了么”上的无需餐具、小份菜、拼团等低碳餐饮减碳行为,已经超过13亿订单;快手组织了“我为北极加块冰”“带着快手去赶海”“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等系列活动;吉利控股的吉碳云帮助吉利体系100多款车型、上千个零部件核算碳足迹,管理年碳排放1亿多吨……互联网大厂、知名汽车集团等均通过数字化助力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面对消费端场景零散且碳排放足迹分散,存在绿色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时,金融机构也在积极“破局”。“个人碳账户是存放个人碳资产的金融基础设施,架构类似银行账户,能有效地支持消费端碳减排。”平安银行战略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卢乐书表示。
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全新思考与目标
数字化已经成为发展的驱动力和助推器,但怎样将数字化与低碳化融合起来,抢占战略先机、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助力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各地方政府所重视的。
据悉,四川省确定在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园、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等17家园区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以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为着力点,推进四川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处长陈尧表示,经过初步梳理,17家园区试点建设方案涉及重点项目投资规模预计可达到900亿元。
“深入推进‘碳惠天府’机制建设,筑牢超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社会基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刘迁指出,坚持系统推进,绿色低碳引领成效已凸显,力争2023年“碳惠天府”平台用户突破200万。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一级调研员王勇表示,碳排放减量替代将助推山东碳达峰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山东用碳排放量倒逼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接下来的减污降碳效果会更加精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