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到来

2022年10月24日09:35 | 来源:封面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到来|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寒意渐重,秋风渐寒。10月23日,在日渐降低的气温中,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就如期而至了。

  霜降的到来,意味着深秋走向结尾,凌冽的初冬将至,这是一个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而天气渐寒始于此时。“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记载,此时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而凝结成霜。

  “昔日的成都人,爱把清晨有霜的晴天,称为‘打霜天’。”民俗专家刘孝昌说道,倘若到了中午霜还没有融化,天气又不晴,则叫作“回霜”。“如果霜降节气出现在农历九月,天气还不太冷,夜间气温未到零度,早上也不会有霜。霜降节气出现在农历十月,清晨会有‘打霜天’产生,会看到白茫茫一片的大地。”就如同民间谚语所说的那样:“九月霜降霜不打,十月霜降霜打霜。”

  “霜降见霜,米谷满仓”

  “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细看古人将霜降分为的三候,其中描述道: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从霜降开始,天气逐渐转寒,气温骤然下降,并且昼夜温差变大。”刘孝昌描述道,昔日成都人把晚秋时节出现的早霜,称之为“菊花霜”。而此时虽然田间地里的农作物已经大部分收割完毕,可是成都周围郊区的农家们,却忙碌依然。“农户们忙着秋耕、秋种,抓紧时间深翻田地,让寒冷把土壤中的虫害自然消杀,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有利于冬季农作物顺利越冬生长。”

  俗语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农家们相信,如果霜降这天有霜,来年就会有个好收成。那是因为霜降这天如果不降霜,那很多害虫就冻不死,来年开春病虫害就会比较多,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从而造成粮食减产。“同时,被霜打过的土地也会变得松软,更适合作物种植,不然就很容易板结,耕地很难种。都说‘霜降杀百草’,但其实对庄稼危害大的是霜冻,遭受严霜打过的农作物会受到冻害。”刘孝昌解释,过去成都还有用烟熏的方式,预防小面积的霜冻发生。

  农谚有云:“霜降至,农事忙。”及时做好间苗定苗、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这对于农家来说十分重要。“施肥、浇水、防冻……农活不可少,农户也闲不得。”

  “补冬不如补霜降”

  萝卜柿子吃起来

  寒意渐生,深秋即将过去,自然也进入了滋补的季节。虽说是晚秋的节气,自然也要抓住秋日的尾巴,享受在这个季节收获丰硕的美食。天气渐冷后,成都的街头巷尾就开始飘荡着烤红薯的香味。成都有名的麻羊,也开始从周围的郊区陆续向城里出发,眼看冬日就要到来,就能喝上一碗滚烫鲜香的羊肉汤了。

  “霜降时节,也是萝卜大量上市的时候,成都人也爱吃萝卜。”刘孝昌说,萝卜不仅价廉物美,做法又多,既好吃又营养,自然深受成都人喜爱。“萝卜可以烧牛肉,香味四溢又可口;亦可切成丝,做成麻辣的萝卜干,又是一道别具成都特色的家常菜。”

  民间俗语常说,“补冬不如补霜降”,说明霜降是个进补的好时节。而萝卜润肺生津,还被人们称为“小人参”,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萝卜被视为是霜降时期的养生佳品了。除了萝卜,皮薄汁甜的柿子,更为深秋增添了一丝甜蜜。

  俗话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柿子的最佳成熟时期,恰好在霜降前后,因此霜降吃柿子也就成为了不少地区的习俗。“昔日成都的城郊处,都栽有不少柿子树,每逢深秋时节,街头巷尾的空坝宅院内,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刘孝昌还说到,成都有条街道称为“柿子巷”,因清末年间巷内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而得名。虽然如今柿子树已经不在,但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霜降时节,此时天气转寒,吃点营养价值高、糖分也高的柿子,正好可以防寒保暖。当然,柿子不可多食,也不要空腹食用。”不仅是萝卜、柿子,还有栗子、冬瓜、菠菜等食材,都可以适量食用。“要健脾养胃,注重养生。”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