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以重大事件、活动、庆典为契机 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罗加福
2022年10月22日09:08 |
小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成都体育学院高度审视这一新时代境遇,以国家大事盛事、校园活动庆典为契机,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种要素,积极探索“系统化先行、专业化同行、协同化运行”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一、加强党委领导 系统化设计先行

学校党委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牢牢把握重大事件、活动、庆典给我校“大思政”格局构建带来的契机,提前谋划、通盘考量、多点着力。一是统筹全校思政要素,以重大事件、活动、庆典为契机,适时成立领导小组。如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如在疫情防控中,学校党委统一部署,联动11个二级学院成立党团员、学生骨干疫情防控小组,为保障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日夜坚守,为疏导学生情绪保驾护航,把“大思政课”讲在抗疫一线,有效解决思政教育“硬融入”“表面化”等问题。二是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大思政课”就是要课堂、校园和社会一体联动,搭建“大平台”。学校邀请奥运会冠军邹敬园讲述“开学第一课”,温度与深度并存中引发学生共鸣。与此同时,学校积极融入重大体育赛事,搭建平台,发起“争做志愿者”号召,让学生在大运会、世乒赛等赛事中献力献智,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三是打通课堂校园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鼓励思政工作者走出课堂,融入校园、社会。如课堂内的《中国共产党党史》与校园的“党史”竞赛活动相融合、“精准扶贫”与“三下乡”实践相结合、道德情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促进,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使被教育者直面生活场景,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个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效果,深化和丰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专业化培训同行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即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有思想、讲政治、懂理论、会教育。四者之中,懂理论与会教育更加专业、现实中也更为困难。为了解决“干得好”这一专业问题,学校在重大事件、活动、庆典之际针对教师与辅导员开展技能、专业及科研培训。如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时,校党委书围绕“时代的青年与青年的时代”这一主题讲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学校集中组织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开展专题讲座。除此之外,学校还在重大事件节点组织“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体育宣传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喜迎二十大·新时代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端论坛、“赋能行动”——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等活动,促使广大思政工作者理论素养与工作能力稳步提升。

三、筑牢思想阵地 协同化育人运行

如何在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挑战。例如,学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庆典晚会铸魂,如举办“青春喜迎二十大,资助伴我向未来”主题演讲比赛、筹办建校80周年庆祝文艺晚会等。此外,学校还构建网络思政“一盘棋”、编织网络思政“一张网”,把网络思政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中,形成“一网”“两微”“六号”“一平台”的思政网络系统。

总之,学校在以重大时间、活动、庆典为契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过程中措施得力,工作扎实,特色鲜明,成绩显著,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今后学校将聚焦于活动开展的有机衔接,强化细节、进一步深化实践创新,为喜迎二十大贡献成体力量。(作者系成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 副校长)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

(责编: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