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四川大竹:坚持“大人才观” 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09月20日19:28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抢抓“数字中国”发展机遇,坚持“精政策、建平台、筑产业”工作思路,以人才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精制政策,培育高品质沃土

围绕发展壮大县域数字经济产业,制定政策措施、集聚高端人才、培育优势企业,形成“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人一策”的政策支撑体系。

“一业一策”制定引导政策。出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电子信息十五条”等政策措施,引导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设立1.7亿元工业发展、5000万元应急转贷、2000万元信贷风险、10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四大基金”,为数字经济产业壮大保驾护航。推行“五零服务”标准,在招商引资、资金引导、税收优惠、金融服务、人才引育等方面给予倾斜。

“一企一策”制定发展政策。对入驻企业实行免费3年“拎包入驻”、免费证照代办服务、免费创业培训辅导、免费投资融资对接“四免”政策,从要素保障、创新激励等16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成立园区代办服务中心和政策兑现办,破解企业堵点、难点、痛点问题27个,解决用工需求1200余人,子女入学89人,兑现政策性资金2200余万元。

“一人一策”制定引进政策。通过“院士(专家)达州行”等活动,促成川环科技和清华大学、天宝锦湖和四川大学等达成战略合作,盯住“大腕”人才量身定制“一人一策”,柔性引进院士2名、签约专家(教授)29名、培育研发团队7个、集聚研发人才200余名。利用园区服务中心搭建企业与高校人才交流桥梁,开办“天宝订单班”“川环订单班”等班级,开设精益化高柔性的自动化成品组装等生产线,建成实训基地3个、生产线5条,完成岗位实习500余人。

搭建平台,建强高能级载体

实现核心数字技术的突破,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引进培养顶尖数字人才,不断强化产学研协作,整合各类要素、融合更多优势资源。

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痛堵点”、数字科技前沿“制高点”、数字经济增长“新兴点”,深化与四川大学校地合作,共建大竹县产业技术研究院,柔性集聚工业互联网、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6个领域30余名专家(教授),建立技术研发、产业升级、企业管理等5个方面协同创新机制,实质性推进工业技术服务平台、氮化镓充电器、环保阻燃双绝缘电缆等7个合作项目。

壮大实体产业支撑平台。在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规划面积40.8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水、电、气等“七通一平”配套完备区域,满足企业入驻所需。聚力建设秦巴数字经济产业园,集聚发展5G、智慧泛呼叫、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产业,重点发展智慧泛呼叫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壮大天宝锦湖、维奇科技等规模龙头企业,初步构建起“一云一区三园”的数字经济集聚区新格局。

构建区域交流合作平台。借助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契机,强化区域数字经济建设交流合作,科学编制“四重清单”,梳理重大政策12项、重大项目65个、重大平台15个、重大改革4项,总投资达1825亿元;与梁平、垫江签订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签署专项合作协议13个,建立定期联络会商机制;众联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由11家企业联合参与,总投资61亿元。

筑优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大竹数字经济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承载基础更加牢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跑出数字经济新速度。2021年,大竹县培育电子信息和大数据规上企业23户,占达州市16.67%;完成总产值47.46亿元,增长84.47%,占达州市28.06%,同比增速81.1%,行业总量和增速稳居达州市第一,创建为四川省首批10个、达州唯一的“四川省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推动转型升级新跨越。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直接从事研究开发人员增加到802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7.29亿元、增长34.6%,高新技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5.74亿元、增长55.3%,出口总额1788.06万美元、增长117%。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县城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等智慧城市管理措施不断健全,“群众反映、平台统派、现场服务”的县域数字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为大竹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高小川)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