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为了一份信任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高质量推进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

2022年09月13日18:43 |
小字号

“你们在地里挖些洞洞洞眼眼做啥啊?”

“老乡们,我们在搞土壤调查采样。”

“不懂什么意思?”

“也就是开展土壤‘体检’,即通过对土壤性状和质量进行分析,以便于改良治理,保障人类粮食安全。”

近日,在平昌县板庙镇柏垭村一农田里,县农业农村局的土壤外业采样队伍正挥着锄头挖坑取土,引来了一大波村民。

自7月28日,平昌县启动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以来,县农业农村局、各镇村(社区)密切合作,创新举措,下足绣花功夫,高质量完成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试点工作,为全省明年“三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外业调查采样“新路子”

“全县共有955个外业调查采样点位,涉及到耕地、林地、园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平昌县土肥站站长梁食介绍,这项试点工作涉及点位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时间又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国家能把这么重大的试点工作放到平昌来,是对我们平昌的信任,我们只能背水一战,不负重托。”

技熟事定,举必有功。怎样确保外业采样工作高质量完成呢?平昌县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新路子。

采样点位在县域内分布广泛,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必须要统筹谋划,把好每个时间节点。“我们在农业农村系统中抽调专业人员70余人,对全县所有的样点,按镇村远近、土壤类型等科学合理分解成17个组,实行驻点攻坚,分片包干,拧紧时间节点。”梁食说。

采样工作是技术活,必须严把技术关。“为真实地摸清土壤质量,我们邀请省三普办领导和川农大老师来平昌培训考试,确保团队人员持证上岗;每个小组按4人(技术领队、质控员、采样员及驾驶员)配备,实行技术领队负责,技术领队负责采样点位工作安排,APP填报上传,并对采样质量负主责。”团队总技术员蒲林英说。

同时,为坚持进度和质量同步跟进,市土肥站主要负责人和县级分管领导亲临一线,坚持每天轮流安排到各个采样组,跟班督导,现场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全程操作规范,严格把控取样质量。

“为保证高质量完成试点工作,县上成立土壤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胥英豪说,为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阻点和难点问题,平昌县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推进会,同时,为及时解决外业采样中遇到的技术短板和瓶颈问题,坚持每天召开一次调度会。截至目前,共召开推进会、调度会22次。

发扬吃苦精神

完成外业调查采样“硬任务”

“正值酷暑,长达1个多月的外业采样,我们团队经历了太多的艰辛。”谈起这次土壤采样工作,梁食感叹不已。

为加快进度,采样队发扬“5+2”“白+黑”精神,每天早上4点多钟出发,为寻找样点,他们顶着炎炎烈日,不怕毒蛇、马蜂、兽夹等危险,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荒山野岭中,哪怕中暑、受伤,也坚持不懈。

“每天高强度的劳累,一个多月下来,我足足瘦了10多斤。”梁食介绍,7月25日,他调到县土肥站任站长,上班的第三天就担当起土壤普查的使命,协调资金、成立机构、组建队伍……白天到一线指导,晚上回办公室加班到深夜整理资料信息。连轴转身体吃不消,正值工作进入冲刺期,他中暑患上重感冒,只能在家打针输液。为不耽搁工作进度,他临时将暑假在家休息的儿子派往一线顶替。

为按时完成试点工作,攻坚团队发扬奋勇争先、吃苦耐劳精神,聚焦目标任务,排出时间表,列出路线图,想方设法赶进度、抢时间,形成各组比拼和比学赶超的良好干事氛围。“县土壤普查办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在群内通报各组采样情况,随时提心吊胆,生怕落在别人后面,丢了面子。”二组组长谷宇说。

“‘三普’试点工作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我们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检验,再苦再累都得干好。”县土肥站副站长李廷梅说。时间紧、任务重,李廷梅怀着孕都一心扑在工作上,临产之际,她还坚持在单位开展样点审核。

“这次土壤外业调查采样工作中,采样队表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不管是组内还是各组之间,大家各司其职,又彼此协作,真正把这项任务视作大家共同的目标。”胥英豪说。

定位选点、因势挖窝、定重取土、照相取图、现场提交……在一个采样点,有一套繁琐的严格的规范程序,事无巨细,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影响就会多重传导。“在组内,我主要负责选点位和挖窝子,有时我率先完成任务时,就去帮助进度慢的,大家都相互协作,毫无怨言,个人行,不算行,只有大家行才是真的行!”县农业农村局干部李波说。

天道酬勤。采用先进的做法,凭借苦干的精神,平昌土壤外业调查采样工作,从当初的倒数一举走到了全省第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内业检测和成果汇编等后续工作,为全省全面铺开‘三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总结经验,找寻路径。” 胥英豪表示。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