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传承华夏中医药,两翼齐飞正当时
“彭州昔号小成都,城市繁华锦不如。”宋朝人汪元量的诗句,给予彭州很高的评价。关于彭州名字的由来,《元和郡县志》是这样解释的:“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不过也有民间的说法是,彭州由于身处龙门山脉向成都平原过渡地区,因此海拔变化很大,水流速度很快,发出“嘭嘭”的响声,所以叫作彭州。
大美彭州,两翼齐飞。天府中药城供图
据史载,在西周时期就有彭人在此生活,可谓历史悠久。彭州的中医药同样悠久,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底蕴。很多人知道彭州石化,却不一定知道彭州中医药。其实,二者都是彭州靓丽发光的城市名片。
如果说石化撑起了彭州的现在,那么中医药将有力地撑起彭州的未来。以天府中药城建设为标志,中医药产业在彭州正以可喜的态势迅猛发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真回顾和关注彭州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悠久的中医药历史、众多的中医药名人。
彭州是中医经典学派发源地之一,孕育了唐宗海(中西医汇通派创始人)、李仲愚(著有《杵针治疗学》)、张少南、杨洁三、潘履臣等中医药名家。这些专家,一边钻研青囊妙术,一边传扬杏林医魂,传递希望,温暖人心。比如李仲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向国家高层提出了发展中医的建议。可以说,中医药能有今天的地位和贡献,与老一辈中医名家的努力密不可分。
天府中药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天府中药城供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出一方药。在中医学上,有“道地药材”的说法,就是指某地出产的品质较为优秀的某种药材。所以在不同地区出产的同种药材,品质往往有区别。比如,彭州出产的川穹,就有很大的名气。钟灵毓秀,山川出名药;造化神奇,疗伤效果佳。温润的气候、灵秀的水土,让彭州成为天然中药材的宝库,也成就了她响彻业界的名号。全国最大道地中药材川芎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国著名商品药材种植基地,这是彭州扎扎实实的自豪与骄傲。
天府中药城风光。天府中药城供图
在这里的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带,广泛分布着黄柏、杜仲、厚朴等珍稀中药材。三种药材名字里都有一个木字,均属于中药材里的“木本”药物,所以俗称“三木”。彭州凭借这三种资源,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三木”药材生产基地之一。其实,彭州药材种类极其繁盛,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分布着1183种动植物及矿物类药材。可以说,在著名的“三木”后边,还有百木、千木、万木,在承载彭州中医药的发展理想。
济生制药厂旧貌。天府中药城供图
日取千金,不能复置于地。彭州依靠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发展起了中医药研发制造产业。1921年,济生制药厂诞生,彭州现代中药制造史开端。与此同时,成都第一制药厂、四川省中药厂也落户彭州,壮大了彭州现代医药制造业的基础力量。这些企业,秉承当地名医唐宗海开创的中西医汇通理念,以中药、西药制造融合为发展目标,为中华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今天,正在建设的天府中药城项目,已经汇集了四川新绿色药业、成都第一制药、丽珠光大制药、康弘济生堂等医药健康企业175家,产业规模前所未有。2021年,当地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80亿元,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中药单品达到9个,中药制造规模以上产值稳居四川省第一位。
深厚的产业积淀,庞大的产业规模,为彭州中医药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除了药品的研发制造,当地还基于医疗大健康的理念,发展起了医养胜地项目。
5个国家级品牌资源。天府中药城供图
立体山水,动态风光,依托5个国家级品牌资源,彭州文旅也正蓄势待发。龙门山区温泉众多、民宿林立,这些是发展医疗康养的先天有利条件。因此,正在开发的一系列项目,把以前的文旅资源重新规划、设计、打造,结合中医旅游、中医文创、中医药产品等元素,计划建成一个可玩可疗、养身养心的中医康养基地。这样,就可以依托彭州中医药产业链齐全、衍生品产业众多等特点和优势,将旅游、生态、中医各种主题有机结合,建设一个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医+”国际康养度假区。
彭州夜色凉如水,卧看龙门醉药香。天府中药城供图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彭祖长寿的传说。现在,彭州发展中医药及康养产业,为群众治病疗伤,帮群众延年益寿,非常符合彭祖这个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石化与中医药,像两个有力的翅膀,帮助彭州两翼齐飞。“大翼垂天三万里,老松拔地五千年。”两句古诗,道出了彭州的新气象,寄托着彭州的新希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