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文化

如何破解石窟寺保护难题?全国专家在四川研讨“与时间赛跑”

2022年08月22日08:55 | 来源:封面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如何破解石窟寺保护难题?全国专家在四川研讨“与时间赛跑”

  神秘莫测的敦煌莫高窟、规模宏大的云冈石窟、妙丽庄严的大足石刻,还有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等,这些石窟寺是让我们魂牵梦萦的艺术珍宝。

  8月19日至21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四川资阳举行。全国各地的文物专家学者汇聚四川,回顾总结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石窟寺保护成效经验做法,讨论探讨未来中国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的新思路新办法。

  ▲ 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举行

  规模庞大、数量颇丰的石窟寺是中国传承脉络清晰、关联性密切、体系完整的历史文物遗存,也是真实性、完整性保存最好的文物类别,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是中国文化自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石窟岩体风化、渗水等病害影响石窟寺的保存。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加大石窟寺保护力度,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石窟寺专项调查,加强机构建设,推进科研攻关,促进交流互鉴,拓展活化利用,推动中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取得长足进步。

  本次学术研讨会期间,30多名来自国内石窟寺保护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分享石窟寺保护的经验,他们围绕石窟寺岩体失稳机理、岩体稳定性监测、本体风化机理、保护材料与技术、壁画和彩塑保护、保护效果监测与评估和艺术考古等议题,通过特邀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交流探讨,总结石窟寺保护成功做法,分析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研究科学有效解决方案,探索未来发展趋势方向。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黎方银介绍,为了抢救性保护大足石刻洞窟内的精美造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物工作者通过研制潮湿环境下的石窟岩裂化学灌浆材料、开凿排水隧洞等方式,治理效果十分明显,使得包括此窟在内的这一段崖壁的造像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黎方银坦言,从理论上讲,文化遗产的消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几乎没有办法去完全阻止自然风化,当下的保护措施无法阻止遗迹的消失,而只是在延缓自然消失的脚步。“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反而对遗迹有了更多的敬畏,去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延续这些历史遗迹的生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孙华以《石窟保护的基础——石窟考古》为题发言,石窟寺考古的研究成果是石窟保护、管理、展示和其他利用的基础,他特别提及,四川拥有大量极具特色的石窟寺,这些石窟寺之间存在关系,有不同时期的中心寺院和附属寺院,并且有古道将这些寺院联系起来。调查这些古道,修复并利用这些古道作为旅游研学的步道,应该是花钱不多且具有成效的工作。他建议道:“石窟保护专家应该根据石窟考古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制定或调整文物保护规划和保护方案,从而取得最佳保护的效果。”

  ▲ 孙华教授发言

  据了解,四川是文物大省,作为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石窟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延续时间长、体系完整。全省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13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此次举办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对于四川文保工作者探索石窟寺保护路径、开展石窟寺数字化等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摄影报道)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