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雅安雨城新农人“带火”乡村经济

2022年08月16日12:16 | 来源:四川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雨城新农人“带火”乡村经济

  初夏的田野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走进雅安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幅农旅融合的美好画卷铺展开来,这里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生产园,有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还有一批怀揣梦想、扎根家乡,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故事的“新农人”。

  新农人的乡村振兴梦

  “我希望依靠农业基地的科技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青年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这是80后返乡创业者邓锦的乡村振兴梦。深耕现代农业发展,邓锦用10年的时间,钻研无土气雾栽培、打造野菜种植基地,栽培种植特色野菜,发展现代农业,并陆续吸引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农人”加入她的队伍,在雨城区草坝镇桂花村这片乡村振兴沃土上,她离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近。

  邓锦说,创业前,她长期在外打工,与同样在沿海城市做外贸的丈夫时常谈起自己的家乡,他们觉得,农村的现状就是父辈们辛勤劳作,而年轻人却逃离乡村,剩下的就是萧条、冷清。因此,两人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但他们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接踵而来的有资金、市场和人才问题,“刚开始,我们蔬菜上市时深受市民青睐,每天上午就能销售完当天的蔬菜,当生产量上来后,加上品种不能持续供应,没有冻库预冷、包装储存,蔬菜损耗很大。”邓锦说,当利润因为这些问题被损耗大半时,她和丈夫转变了发展思路,毅然决定加大投入,修冻库、建立禾兴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村民一道共谋发展。她的梦想,就是让村民、村集体组织共同参与,依托企业经营的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吸引更专业的团队进行“整村营运”。她相信,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的这片土地大有可为。

  有了奋斗目标干劲儿就更足了,勤劳的邓锦开始在网上学习现代农业的新技术,参观国内的多家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为了拓宽市场,他们每天忙碌于菜市、超市、酒店、饭店,推销自己的蔬菜,了解市场的消费需求。

  邓锦说,作为返乡创业者,党委政府是她的主心骨,给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创业之初,她就得到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在雅安市创业服务中心系统学习创业知识,并获得创业担保贷款,得到创业导师的帮扶,她的创业之路开始慢慢步入正轨,创业规模逐渐扩大。

  邓锦的合作社位于雅安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内,地处雅安市“一核一环一芯”城市战略的“一芯”腹地,是雅安市首批农旅融合示范基地。这两天,现代产业园里通过无土栽培的养心菜迎来了最佳采摘期,为了让养心菜更畅销,邓锦还尝试着把养心菜二次加工,做成绿色面条。

  直播“带货” 催生乡村生力军

  “你们的向往是我的日常,来,一起摘菜吧!这是一种高钙菜,它的含钙量是鸡蛋的五倍,通过这个A字架的立体式气雾栽培,不用施肥,更不用打农药,真正做到了绿色、生态。”通过直播镜头,邓锦将这种无土栽培的养心菜介绍给全国各地的网友。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创新的消费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摸索中不断创新,邓锦创立了它自己的直播带货团队,每天定时直播、定时更新短视频。

  培养当地的村民做主播,把他们生产的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邓锦坦言,刚开始,直播团队的小伙伴们面对镜头有些害羞、不自信,但通过这几个月的培训和实践,大家都已经慢慢进入状态,抖音的粉丝量、点播量也在不断上涨。

  如今,直播团队的每一位“新农人”都解锁了新技能,绿色有机的新鲜蔬菜、地道的农家肉、绿色的手工面条等农产品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端上了更多人的餐桌。

  打造研学基地 体验农耕文化

  走进田间地头,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体验农耕文化,不少家长表示,很愿意让孩子们走进“田间课堂”,通过学习农耕文化,让孩子们对农作物的品种、种植技巧、收播季节等有深入的了解,而这里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农业生产茬茬压紧、季季接续,眼下,基地的蔬菜在当地村民的呵护下,长势喜人。每到周末、节假日,雨城区草坝镇桂花村的雅安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都会迎来一大批前来体验农事的小朋友,体验种植、采摘、进行参观交流。孩子们飞奔在田间地头,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不少家长表示,一天下来,孩子们依然精力旺盛,而自己也重温了一把儿时的美好时光,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很多书本中难得的知识,也促进了亲子感情的升温。

  “我们在栽培的模式方面是通过我们合作社来进行繁育种苗,通过公司去对接市场,然后由我们的农户来进行生产,由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来进行产销于一体的模式,在这个过程当中,不需要农户去找市场,也不需要市场去找农户,栽种的品种和销售的价格,农户都能得到保证,这就是我们的生产模式;同时,我们合作社还运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开发应用了远程可视化智能化物联网半封闭植物工厂的整套解决方案,并以此申请了专利,将这项技术推广到了北京、福建。”谈到禾兴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邓锦打开了话匣子。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也为他们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一方面土地可以流转出去;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托产业园的直播平台,售卖自家农产品。如今的桂花村,因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落地建设,增强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带火了乡村旅游。

  “我们这儿是守着家门口就可以挣钱,现在搞这种很好,你像我们周边搞起这些,增加农民的收入,很多人在这里打工,家里也照顾了,一举两得。”草坝镇桂花村村民刘芬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地里除草、施肥、采摘蔬菜是她的日常,开心工作、快乐生活是她的真实写照。

  发展高端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依靠农业基地的科技示范作用,这里将是更多青年人返乡创业的一片热土,更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条新兴绿色发展新路。(供稿:雨城区委宣传部)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