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

唐艳
2022年05月13日12:2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天府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别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2022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请示,国务院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4年来,由公园城市“首提地”到自主探索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道路,再到国务院明确同意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在生态、生产、生活、城市治理等取得初步成效,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为探索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奠定了实践基础,为成都探索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实践路径

公园城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基于自然,以人为本,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案。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持续塑造公园城市形态、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治理模式,初步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享、共荣的城市发展路径。

优化生态空间,逐渐呈现“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形态。持续推动全域增绿,现已初步形成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的五级城市绿化体系。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等重大生态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区绿化率达45%,初步构建了“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形态。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骨架的天府绿道是目前全球规划设计最长的绿道系统。

拓展发展空间,稳步提升经济和生态承载力。成都形成“一山连两翼”的开放空间格局,为城市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实施差异化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统筹空间、规模、产业和生产、生活、生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区域整体竞争力。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逐步转换发展动能。发展以新经济为引领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进程,加大对城市生态产业的基础建设投资,拉动水利、环境、景观、绿色产品等相关生态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实施一系列“煤改气”“煤改电”建设举措以及“电能替代”和氢能应用示范工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向更小资源投入、更大要素产出、更多绿色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

探索城市治理模式,初步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政府-社会-市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成立社区治理委员会、社区公共议事会等多形式的社区自治组织、志愿者组织、社团组织和服务网络,积极推动企业从建设者向社区运营者转变、居民从服务对象向参与主体转变。建设“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框架、两级联动指挥运行体系、“云网数端”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二、探索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初步探索中,成都实现了良好开局;在探索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成都要坚定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走出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三个做优做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奠定转型发展基础。公园城市功能布局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是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凸显核心功能,提升经济和生态承载力,彰显文化底蕴和特征,展开成都城市功能布局。中心城区要聚焦高端要素运筹、国际交流交往、现代服务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时尚消费引领等核心功能,城市新区要聚焦创新策源转化、国际门户枢纽、新兴产业集聚等核心功能,郊区新城要聚焦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保粮稳菜等核心功能,以“三个做优做强”促进市域发展格局重塑、整体优化。

实施“建圈强链”,推动产业转型,为转型发展注入活力。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市民就业的重要依托,公园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成都要不断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一是科学谋划产业图谱,充分掌握成都优势、把握世界趋势,引导体现成都特色的产业集群成链发展。二是强化链主龙头企业的主引擎作用,围绕重点领域培育引育链主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引领效应和带动效应,用好“优势赛道”、着力打造“新赛道”竞争优势。三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多元复合需求,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城市宜居宜业水平,强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

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能力。绿色低碳发展是指引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标。降低城市生产、生活所造成的物质、能量消耗,使物质、能量的消耗以及由此带来的排放速率控制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进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要优化空间结构,健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体系,持续开展全域增绿,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固碳增汇能力。二是要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发展以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引领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建强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加快绿色生产方式示范应用与推广,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三是要优化交通结构,统筹综合交通线网布局,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提升改造,积极倡导市民绿色出行,构建“绿畅并举、快慢相宜”的低碳高效现代交通圈,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四是要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新能源供给和安全保障能力,打造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多元应用场景,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

发挥“智慧蓉城”的牵引性作用,探索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路径。公园城市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强调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共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创新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蕴含的深刻内涵。一是要持续完善“智慧蓉城”架构体系,完善智能感知等新型基础设施,丰富智慧城市场景,实现“城市大脑”全面提能。二是要加速推动城市数字化协同,整合共享各行业、各系统和各部门的信息,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社会管理服务。三是要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实现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体系的社会治理格局。

未来,成都持续以“绿色、创新、开放、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公园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以“绿色”践行生态优先,奠定城市发展基础,彰显宜居优势;以“创新” 实践以人为本,促动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城市经济实力;以“开放”探索城市品牌,挖掘城市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城市影响力;以“协调”扩展城市容纳力,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以“共享”服务城市发展,持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球讲述中国探索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路径的成都故事。(作者系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同城所博士)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