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看2022贺岁大展 感受中西文明的“万花筒”

2022年01月07日07:45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看2022贺岁大展 感受中西文明的“万花筒”

从约50万年前两河流域的手斧到中国清宫里精美的“聚宝盆”,从西亚古巴比伦的宫殿到东方江南苏州的园林,从“事事如意”的玉如意到冲淡清雅的苏作家具……迎来2022,虎年春节在望,正在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博物馆举行的大展,成为贺岁迎祥,奉献给广大市民、游客的文化饕餮盛宴。

其中,既有扎根于中国悠久的传统财富文化的“富贵长春——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也有放眼亚非欧三大洲十字路口的“文明的万花筒——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还有聚焦江南园林婉约精妙气质的“园韵文心——苏州园林文化特展”。从中华文化的细处着笔,从世界文明的大处铺展,这个冬天,这些展览成为岁末年初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看财富

中国人财富文化这样产生与变迁

2021年12月28日,“富贵长春——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在成都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以中国财富文化为主题,以110余件/套文物精品和光影交错的展陈空间,为观众解读中国传统财富文化的嬗变和发展。

据展览执行策展人方若素介绍,“富贵长春”自宋元起就成为长盛不衰的瓷器款识和绘画主题。这份对富足安康的祈望,充溢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无论铭刻吉语的铜镜,还是繁华盛开的牡丹挂屏,无论象征丰衣足食的瓷碗,还是祈愿“事事如意”的玉如意……件件展品都凝聚着古往今来人们的美好心愿。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3月20日,分为“应运而生”“财神有道”“祭神祈财”三个单元,通过来自成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9家文博单位的上百件展品,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财富文化娓娓道来。

从汉代金饼到明代银锭,从“正财神”关羽、赵公明到“准财神”土地公、和合二仙,从升仙思想与祈财心愿结合的“摇钱树”到镶金嵌玉的“聚宝盆”,从牡丹芍药挂屏到“蟾蜍望月”端砚,从占卜祷告到祭拜财神……各式不同的祈财和祥瑞器物反映着人间对幸福生活的希冀和祈愿,编织着福寿绵延、富足安康的现世梦想。

展厅中,两件精致典雅的清代铜胎掐丝珐琅聚宝盆闪耀亮相。方若素告诉记者,清代宫廷多喜好奢华的宝石花卉盆景装饰室内空间,这两件“聚宝盆”便是此类盆景。它们以铜胎湖蓝珐琅釉为花盆,盆中各类宝石雕琢的花卉簇锦,花枝盈满,精巧细腻,色彩纷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富贵繁茂之态,也凝聚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另一件汉代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同样赚足眼球。据介绍,汉魏时期,蜀地迎来工商业发展高峰,时人“以富相尚”。汉魏时期的巴蜀地区流行以一种造型特殊的铜树陪葬,这种铜树因枝干结满钱币而被称为“钱树”或“摇钱树”。大树通天、枯荣相替,摇钱树杂糅了钱币、佛道、自然崇拜等装饰题材,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看文明

叙利亚精品文物背后的“文明万花筒”

叙利亚地处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因其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等各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而被形象地誉为“文明的万花筒”。

2021年12月30日,“文明的万花筒——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与观众见面,将持续至2022年5月8日。展览通过由中国和叙利亚共计12家博物馆收藏的183件(套)精选展品,以历史时间的流动为主线,讲述叙利亚从石器时代开始,历经青铜、铁器时代,走向希腊化、罗马和伊斯兰时代的历史进程。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叙利亚文物首次来到四川。

本次展览策展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工作人员任华利介绍,叙利亚拥有3500多处古迹,犹如一座裸露在蓝天下的庞大博物馆。本次展出的展品,从生活用品到仪礼用具,从人像雕塑到建筑装饰,从亚述壁画到希腊银币,应有尽有。其中,历史最久远的一件手斧,其年代可追溯至距今约50万年前。

为了充分体现叙利亚文化的独特性,展厅的色彩和布局,皆点题“文明的万花筒”。从石器时代的暗棕色过渡到青铜时代逐渐明亮的黄色,铁器时代在亚述王宫浅色调的基础上加入高饱和度的“巴比伦蓝”,古典时期再加入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红色来表现文化大融合。在尾厅,通过象征友好的蓝色来展示中叙从古至今友好的关系。

叙利亚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叙利亚就通过这条东西方文明交往的大动脉与中国相连,在之后的罗马及阿拉伯-伊斯兰等时期,两地始终往来不断、互通贸易、交流文化,并持续至今,对各自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任华利告诉记者,通过叙利亚这个“十字路口”,丝路贸易向西北延伸到欧洲,向西南通往埃及。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畅销产品”,都通过一个个贸易城市通衢东西。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叙利亚出土的丝绸和中国风的瓷器,还有近2米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拓片等,这些都是丝绸之路文化对话的载体和见证者。

除了时代跨度长、种类特别丰富,本次的展品还有很多与古蜀文明相似的地方。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成都平原,古蜀人将太阳的形象刻画到珍贵的金器、铜器上献给天地山川。在两河流域地区,人们则为太阳神精心修建神庙。伴随着叙利亚漫长的历史进程,太阳图案经常出现在陶器、石雕、滚印等多类器物上。本次还展出一件距今约3600年-3200年的彩陶壶,壶身上刻画出简洁直观的太阳纹饰。而发现于叙利亚布拉克丘“眼庙”遗址的雪花石膏制成的人偶雕件,都强调对人物眼睛的刻画。造型有单眼、双眼、四眼等各种样式,这又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古蜀人的眼睛崇拜。

看雅趣

当诗意的草堂遇见婉约的江南

“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园林艺术体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其背后有着独特的造园思想与深邃的意境表达。

千年前,杜甫曾东下姑苏,游历江南;如今,历经千年的岁月流转,苏州园林“来到”了“诗圣”故居。2021年12月21日,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联手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苏州园林博物馆)策划的“园韵文心——苏州园林文化特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展,将持续至2022年3月15日。

杜甫草堂,以典型的西蜀古典园林风貌点缀着蓉城四季的诗意;苏州园林,享“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是中国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当二者相遇,会叙写出怎样的故事?

走进草堂的诗书画院美术馆与中国书法馆,映入眼帘的便是苏州园林如诗如画的景观,参观者仿若身临其境,步移景易,感受苏州园林艺术的魅力:小桥流水,黛瓦白墙,叠石轩窗,曲径幽亭,一一呈现眼前,直让人感叹“庭院深深深几许”。

据展览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苏州园林文化特展结合历史与现存的古典园林实例,以私家园林中的文人山水园林艺术为例梳理造园“四要素”及其布局手法等,阐述苏州古典园林的魅力。展览分为“园之史”“园之观”“园之趣”三个板块,共计展出拙政园(苏州园林博物馆)所藏文化类精品实物近200件,如清代花窗、民国古盆、苏作家具、书画、刺绣、贡墨等多个种类,为观众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苏州园林博大精深的造园艺术,以及精细秀美、古雅脱俗的造园意境与生活追求。

苏州园林源于自然,巧夺天工,是一幅立体的画;杜甫草堂沉淀千年,返璞归真,是一首凝固的诗。二者的相遇,碰撞出园林独特之美。苏州园林文化特展,正是杜甫草堂博物馆为成都观众打开的一扇品读苏州园林文化的窗口。同时,在两地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草堂作为集纪念祠堂格局与诗人旧居为一体的诗歌圣地,也愈发显露出对“诗圣”的崇敬之情与园林欣赏相结合的独特审美境界。(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