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改革成果:初步形成“536”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实践路径

2021年12月28日09:55 | 来源:广安在线
小字号

原标题:改革成果:初步形成“536”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实践路径

  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唐家文介绍,新区自批复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把“经济活动一体开展、社会事务分区管理”作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核心要义,推动川渝跨省域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实践,初步形成“536”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成果。

  经济活动5个一体化。突出“同城融圈”,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编制、高要求推进,创新推进“一个本子、两家同步”审查模式,推进发展规划一体化;突出“同城共赢”,坚持资本共投、项目共建、利益共享、产业共育,推进开发建设一体化;突出“同城共建”,坚持交通基础、公用配套同城,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突出“同城共享”,推动教育医疗、生产生活、要素保障同城,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突出“同城共管”,实行“领导小组+管委会+国有公司”三级管理模式,按照“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原则,推进法务联动,推进运行管理一体化。

  社会事务3个属地化。按照“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壁垒”的理念,将新区规划范围内的村镇管理、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等3项事务交由原行政辖区属地管理,进一步明确新区管理服务职责边界,推动新区轻装上阵。

  改革创新6个机制。建立协同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新区运行管理扁平高效;建立互利共赢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行“小管委会+大公司”经营模式;建立互通互认的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各类人才可自主选择享受广安渝北人才优惠政策,特殊人才可以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两地还联合设立招聘专区,为新区招才引智;建立跨省域集成的税费征管服务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创新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电子税务局,集成开展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建立同城同价的要素保障机制,推动新区水、电、气、通讯等公共要素“同城同价”;建立跨省协同的法务联动机制,建立全国首个跨省域合作共建的高竹警务中心和协同联动的高竹检察服务中心等,加快建设实体化运行的川渝高竹新区综合法务运行平台。

  改革破题:新区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城市新区潜力50强

  改革创新是川渝高竹新区的澎湃动力。在川渝高竹新区党群工作中心主任李佳看来,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需率先破题。

  “以政策红利激发新区人才活力,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李佳称,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支持新区人才申报优惠政策,促使渝广两地人才政策利益最大化。同时,协同开展人才政策推荐与企业洽谈引进,让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融合推进,为人才提供更加精准的引导和落户。目前,新区已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城市新区潜力50强。下一步,将持续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上下功夫,为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税费征管服务中心作为税费征管一体化改革的载体,是新区最先突破的改革之一。“在税费征管一体化改革落地前,新区范围内存在着两套税费管理体系,在征管政策、税费标准、纳税服务上存在较大差异。”川渝高竹新区财税金融中心主任朱敬玲说,为破解难题,新区探索开展跨省市税费征管一体化服务。2021年10月25日,川渝高竹新区在全国率先建立首个跨省域的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并正式运行,为新区纳税主体降低税费成本,办税业务实现川渝通办,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费一体化征管服务提供可行路径。

  抢抓机遇: 加快推动形成“1+1>2”政策叠加效应

  2021年12月14日,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支持川渝高竹新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形成“1+1>2”政策叠加效应,让更多项目、政策、资金向新区汇聚。

  新区如何抢抓机遇?川渝高竹新区发展改革与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蒲靖称,新区将积极向两省市相关部门汇报对接,细化措施,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推动政策落地落实。积极推动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推动和保障川渝高竹新区建设的相关决定,赋予新区管委会及其职能部门行政主体资格和行使经济管理方面的行政事权,确保经济管理事权接得住、用得好。加快推进新区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新区整体形象和承载能力。“我们将下好先手棋、抢占新赛道,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十大功能平台建设中干在实处。”

  川渝高竹新区投资促进与经济运行中心主任杨继刚表示,新区将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尤其是在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上强化统筹保障,推动川渝两地要素保障部门探索要素供给改革,构建规划建设、服务、政策“三统一标准”的生产要素保障体系,打破行政区划、地域隔离,统一编制新区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完善要素设施布局,构建集约高效、智能绿色的跨区域现代化生产要素保障体系,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要素保障方面,组建合资公司,推进新区水环境治理和供排水设施建设,渝北卫星水库实现跨省域供水,满足新区用水需求。用电方面,积极促成新区电价统一,按就低执行。用气方面,积极协调推动川渝两地燃气公司合作经营新区燃气,按照规划、服务、价格“三统一”原则,实现同城同价。

  营商环境方面,围绕“两区一城”发展定位,梳理并出台工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黄金政策30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新区吸引力。严把产业项目准入关,助推新区高质量发展。

  服务企业方面,建立项目专人跟踪服务机制,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招聘、融资等各方面问题,切实增强企业落户新区发展的信心。加快建立政务服务、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体系,优化简化企业办事流程,实现新区范围内企业注册、税收征管、项目建设手续等业务“跨省通办”。

  “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综合运营商,将深化探索‘小管委会+大公司’市场化运营模式。”川渝高竹新区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表示,该公司是新区范围内集“投、融、建、管、运”全部职责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城市综合运营商,将与新区管委会厘清职能边界,由管委会负责打造新区营商环境,公司负责新区的开发建设、运营。同时,集中资源、集合力量推动新区开发建设。

  川渝高竹新区,迈出了关键步伐,其势渐成,未来可期!(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婧)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