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趣说巴中:石工号子历久弥新更提劲

2021年10月14日07:33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石工号子历久弥新更提劲

“耶嘿,着喂,哟喂走得好来哟,耶嘿嗨喂呀着呵喂,哟喂行得个快……”古代巴人能歌善舞,日常劳作中传唱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巴山民歌,石工号子也受巴山民歌的影响,形成了以徵调式为主的曲牌。

石工号子又称“打石号子”,是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曾普遍流传于巴中各处开山采石工地,是石匠在开山采石、修桥筑路时,协调、配合各种劳动呼喊出的号子,高亢自由、种类繁多、腔调丰富,一领众和,起到汇聚人力的作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巴中境内兴修水利,大批石匠参与其中,开山采石。工程工期少则一年、多则三年,除了打石头的工具,石匠往往还要背上口粮,有时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日子热闹但也枯燥。干活时,陪伴石匠们的除了叮叮当当的打石声,还有石工号子。精疲力尽的时候喊上两句,提神鼓劲;休息空闲时唱两句,自娱自乐。

谢良果当了一辈子石匠,也学会了唱石工号子。他回忆,一天,一个40多吨重的石碾滚进了堰槽,100多人奋战了1个小时都没有拉起来,谢良果便喊起了石工号子给大家鼓劲,一声声号子响起,人心振奋,大家积聚力量、动作协调,不一会儿就把石碾拉了起来。

开山号子、撬石号子、拉石号子、抬石号子、筑夯号子、石工号子。陪伴石匠们度过那些辛苦劳作日子,石工号子成为不可缺少的旋律。

“号子是个‘乱劈柴’,哪里记起哪里来。”谢良果说,石工号子有老一辈石匠流传下来的,也有石匠即兴创作的,还有相应的动作。如在开山时,谢良果能用大锤打出黄龙缠身、苏秦背剑、雪花盖顶、老鹰展翅等动作,并配合不同的石工号子。几年前,光雾山红叶节期间,这位70多岁的老石匠还上台表演过。

如今,凝聚力量的石工号子成为巴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类别为传统音乐。被排练成了精彩的音乐文化节目,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继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以新的形式被保护传承着。(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帆 整理)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