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女子轮椅篮球队:坐上轮椅去追梦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急速前进、急停、360度转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可能很多人不会相信有人能在轮椅上做出这些动作。为备战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轮椅篮球比赛,四川女子轮椅篮球队的运动员已在都江堰集训了8个月。
队员加紧备战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现在离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轮椅篮球赛项开赛不到一个月时间了,我们最近的训练重点是强化轮椅控制,还有战术配合,然后做一些阵容组合,建立队员间的默契。”据主教练武连斌介绍,这支四川女子轮椅篮球队于2019年组建,队中三分之二的运动员都是新手,此前几乎都没接触过篮球。经过近两年的训练,大家的竞技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教练给队员们进行指导。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轮椅,就是我们的“脚”
“我们每天都要训练6个多小时。临近比赛,最近的训练时间更长了,有些动作没做到位的,我们晚上还会加练。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还是很想取得好成绩。”42岁的曾恒辉是都江堰人,也是队里的老大姐,姑娘们都习惯叫她“大曾”。左大腿高位截肢的曾恒辉没有想到,42岁“高龄”的自己会代表四川省出战残运会。当年那个连投球都不会,连运动轮椅都掌控不好的“菜鸟”,现在已经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主力,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轮椅就是我们的‘脚’,要用大脑和手一起去控制‘这双脚’。因为比赛用的运动轮椅是没有刹车的,轮椅的启停和方向控制全靠双手,这点是我们和常人打球不太一样的地方。”因为无数次地碰触轮椅钢圈,磨破皮、结痂,再磨破、再结痂……日积月累,曾恒辉的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
曾恒辉的双手布满老茧。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热爱,因为同一个梦想
四川女子轮椅篮球队的运动员都是像曾恒辉这样的下肢截肢或脊柱损伤的残疾人。尽管残疾的程度不同,致残的原因也不同,但因为同一个梦想,大家走到了一起。
来自巴中的队员陈美均今年30岁,15岁时经历高楼坠落截瘫,但是她依旧热爱生活,“尽管我不会打球,但我还是决定要加入这支篮球队,我想融入外面的大世界,我也想交到更多的朋友”。
因为截瘫,陈美均要坐上运动轮椅很困难,“从自己的轮椅换到运动轮椅,需要甩屁股坐过去,但我腰腹力量不够,老是坐不住,然后就摔倒在地,身上全是青一块紫一块。坐好之后还需要用各种绑带固定好下肢和腰腹,不然轮椅速度一快,就容易‘飞’出去”。
轮椅篮球最难的地方,就是对轮椅的掌控。经过努力训练,陈美均已经能很好地掌握轮椅的启动、变速、急停。她说:“我觉得现在在场上,轮椅已经跟我的身体融为一体,就像自己的脚一样。我也很期待在这次全运会上我们能取得好成绩。”
正如曾恒辉和陈美均所说,轮椅就是她们的“脚”。坐在小小的轮椅上,驰骋篮球场,她们同样可以去追梦、去飞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