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宜宾采取“问需群众+整合发动+精准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能工巧匠哪里找?去文明实践志愿集市!

2021年07月16日07:19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能工巧匠哪里找? 去文明实践志愿集市!

  “走,去磨剪刀菜刀咯!”“就在人民公园里的文明实践志愿集市,赶紧走起!”近日,宜宾市翠屏区大观楼街道仁和社区居民杨萍下班回家,刚走到楼梯口就见邻居们三三两两吆喝着,拎着菜刀、剪刀匆匆离开。

  杨萍搜罗了几把常用的菜刀、砍刀,拎起就往人民公园走。来到文明实践志愿集市,杨萍喜出望外,“这里还有缝衣服、补鞋子的啊,早晓得把脱胶的球鞋一起拿过来。”

  随着社会发展,街头缝补师傅、磨刀工、修鞋匠逐渐减少,可谓一“匠”难寻。为此,翠屏区大观楼街道仁和社区依托社区微创投项目,开展“巧匠助缝补,便民微创业”活动,为辖区内有需要缝补、钉纽扣、补鞋、磨刀的群众提供便民志愿服务。

  宜宾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市把志愿服务作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采取“问需群众+整合发动+精准服务”模式,通过“点单+接单”“聆听+互动”“送去+种下”形式,深入推进文明实践志愿集市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事情虽小,但关乎居民日常生活,缝补、磨刀、修鞋等需求位列居民需求清单前五。”仁和社区党委副书记谭玉玲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一个征集居民需求的微信群更新不断。如何在众多需求中“择优录取”?“就是通过‘点单’和‘接单’,多聆听多互动。”她解释,一方面,群众线上“点单”选服务;另一方面,网格员线下上门走访收集“微心愿”。“针对需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行‘派单’,组织相关人员做服务,精准聚焦群众最迫切需求,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

  截至目前,宜宾市通过线上线下共收集“微心愿”6200余个。其中,居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小程序点单1800余次。

  文明实践志愿集市活动为群众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还为能工巧匠们带来一份额外收入。60多岁的裁缝杨祖富退休在家,因家庭困难,平时就在自家楼下摆摊,给人缝补衣服、做些针线活来挣钱补贴家用,收入并不稳定。活动当天,她在现场为有需要的群众缝补衣物,缝纫机摊点被附近居民围得满满当当。“自活动开展以来,杨祖富等老手艺人一个月至少参加一次活动,一天收入150元左右。”谭玉玲说,该活动既满足了群众需求,又为群众带来创收,一举两得。

  “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推进移风易俗、致富增收技能培育,坚持‘送’‘种’并重。”宜宾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卫生健康志愿者、法律服务志愿者、电商直播培训志愿者等纷纷深入一线,走村入户,解决种植技术等问题1.6万余件(次)。

  截至目前,宜宾市共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30余支,服务群众近32.4万余人次;通过党史快板、革命场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吸引5.6万余人次群众参与互动学习;通过开展义诊义检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文明实践志愿集市服务70余场;对出行不便的群众,组建便民小骑手等志愿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7400余次;对外出农民工群体,远程志愿服务队利用QQ群、微信群开设空中党课、家乡新貌等栏目,为农民工提供党史宣讲、帮办代办等服务1500余人次。(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