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年05月14日16:0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村民将农副产品送到收购点。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村民将农副产品送到收购点。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五月的麓棠姹紫嫣红,各色月季娇艳绽放,上万亩的大马士革玫瑰花进入了采摘旺季。当地农户纷纷加入采摘大军,干起“芬芳”产业。“最近天气好,正在采摘的关键期,我每天早上过来采花,下午休息,挣点零花钱。”麓棠村杨本金大爷说。

兴产业,强管理,村容美,村民乐。绵竹市一座座村庄、一个个社区生机勃勃,活力满满,拉开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序幕。

选优“掌舵人”,凝心聚力带头干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中,绵竹市着力从党建入手,深入开展“全域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提升基层党组织谋发展、抓落实作用和先锋引领能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队、帮扶干部继续开展工作,变帮扶力量为振兴专班。

“我们聚焦‘一肩挑’,及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等目标,着眼于提升村(社区)干部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突出政治标准,拓宽选人视野,做到从致富能人中‘选’,返乡高校毕业生中‘培’,优秀返乡农民工中‘推’,现任优秀村干部中‘留’,机关优秀干部中‘派’,从而让一大批优秀人才进入‘两委’班子。”绵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川勇介绍。

统计数据显示,绵竹市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1.9岁,较上一届下降3.1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为37.8%,较上一届提升8.1个百分点。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有农民工438人,致富带头人443人,退役军人140人,返乡大学生151人,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群众认可、组织满意、风清气正。

年龄适中、有想法、善沟通的孝德镇洪拱村书记李顺斌在本次换届中得以连任,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判断力,近年来,他自己开办企业,并带领村民流转土地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助农增收,得到了村民的拥护。“我将发挥自己的专长,进一步开阔眼界、拼搏奋进,带领全村发展跃上新台阶。”李顺斌信心满满。

绘出“新蓝图”,产业振兴在路上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刚好遇上我们各类旅游项目、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完毕,山花也开得很旺。现在慕名前来的游客很多,我得到游客中心去瞧瞧。”一大早,清平镇镇长张伟便匆匆出门。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清平镇逐渐摆脱矿产开发的粗放型模式,以“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为目标,积极谋求转型发展,现已带动开办110家农家乐。入股的高端民宿也为该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预计年分红2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将达到2万余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如今,绵竹市广大基层干部正放眼长远精准规划,脚踏实地精细谋划,带领百姓疾驰在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之路上。

“灵动的乡村,不仅应具备清新的生态和秀美的风光,更需要恬静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浓郁炽烈的乡土气息。”九龙镇棚花村党支部书记蒋刚表示,他们将依靠独有的猕猴桃田园平坝优势,利用付家河水域资源,借助216省道的交通便利,围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主题,精品打造集生态农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于一体的新时代城乡共享的新家园。

石亭江河畔的石河村则计划依托“牧原年出栏3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打造农业产业综合体及观光农业,通过招商引资,对河滩地进行开发利用。通过铺设有机肥管网,改善当地土质,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休闲观光和农业体验项目,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作物和务工收入。

绵竹大地,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大批村镇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和完善产业链及特色农业园区建设,立足当地自然禀赋,深度挖掘大唐名酒文化、年画文化等传统文化,发展玫瑰、猕猴桃、茶叶等特色产业,以特色小镇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和实施项目,创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持有资产+保底收益+效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对产业发展资金、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综合效益。

装点“山水画”,基层治理气象新

抓产业发展,百姓富,村镇兴;强社会治理,百姓乐,幸福增。在做好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绵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也没有松懈,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另外一个有力抓手。

走进九龙镇新龙集镇社区,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房屋排列错落有致,地面卫生干净整洁,阵阵清风迎面吹来,舒爽怡人。“我们有花宿项目已建成营业,九龙里也已全面建成,花厢项目也在火热建设中,八公里廊道及S419正在筹划中。结合乡村振兴工作,目前,我们计划将场镇的亮化工程进行整改,以水街为依托,对水街两边进行打造并对水街两边的房屋进行风貌改造。”社区支部书记殷挺介绍。

而剑南街道五星村党支部则坚持“五星人治五星村”的理念,在院落长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发展了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为内容的“五治融合”治理体系,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带头将散埋寿坟迁到政府规划修建的公益性公墓,大力弘扬红白事简办的新风尚,开展优良家风家训评选和传承活动,让五星村风俗人情发生质变,开创了村民人人都是社会治理参与者、人人都是治理成果享受者的社会治理新局面。

据了解,绵竹市坚持从治理入手,深入推进“一核五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用好村民自治、有事来协商等多种形式,发挥村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继续实施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和彩钢棚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实现乡村人居环境根本改善;加强道德文化培育和感恩教育,传播正能量、凝聚向心力,让人心向善、向美;推动“智慧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基层干部求实奋进,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绵竹大地一片勃勃生机。(刘莉)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