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县发展特色农业 太伏沿江蔬菜种出致富路

2021年03月03日17:41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年来,四川泸县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太伏镇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从而实现集中成片,逐步示范推广,扩大种植面积,最终形成产业规模化发展,并充分利用农民专合社等载体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农技下乡助春耕,科普惠农促增收

“老乡,我们来送化肥了。”

“政府真是太好了!这几天我正想上街去买肥料,但由于春耕忙,然后家里孩子一直上班也没空,正愁不知道怎么办呢。”

近日,在泸县太伏镇永利村的沿江蔬菜养殖基地,“送春风、助春耕”活动正在开展,党员干部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送农资、送农技服务。

“你在追洒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施肥的密度,海椒长势不好的地块多施点肥,以便尽快解决海椒苗长势高低问题。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你别担心,下次我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现场指导,后期我们也会密切和你联系,提供技术层面的跟踪服务。”镇农技人员张世全说。

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泸县太伏镇通过组织当地党员中的“土专家”“田秀才”,成立了技术、管理、销售等多支党员志愿服务“帮帮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送春风、助春耕”活动,并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一揽子帮扶服务。

因地制宜抓产业,党建引领促共赢

“我家种植了40亩沿江蔬菜,既卖幼苗又种植蔬菜,每年可收入20多万元,这样算起来可比普通种菜要强得多了。”太伏镇永利村村民章文锋高兴地说。

近年来,泸县太伏镇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引导和推动更多优质特色产业项目落户乡村。位于长江之滨的沙田坝,地势平坦,古树林立,这里不仅拥有葱茏茂密的十里龙眼长廊,还在沿江河滩地发展了300余亩的蔬菜基地。太伏镇永利村采取“党建引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共赢发展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脱贫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致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户移栽辣椒、玉米等幼苗,大力发展沿江蔬菜产业,做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我们永利村沙田坝的地理优势明显,沿江河滩地经过汛期的冲刷,大大减少害虫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城里人都特别喜欢这里的绿色生态蔬菜。目前我们的蔬菜种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农户们也在加紧移栽,届时欢迎大家前来采摘。”永利村村支书章波涛指着远处的蔬菜基地介绍到。

沿江河滩地铺设着整齐坚固的步游道,蔬菜基地里镶嵌着一条条笔直的生产便道,旁边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既环保又为傍晚散步的群众带来了光明,可谓一举两得。伴随着一系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户们种植热情也不断提高,“以前我们也在这边种菜,但规模没有现在这么大,蔬菜成熟过后我们只有挑到集市上去卖,挣不了几分钱,也很辛苦。现在有了政府好政策的扶持和帮助,我们的销售方式产生了变化。等蔬菜成熟,游客自己前来采摘,我们既挣了钱,又轻松了许多。”永利村村民周建华高兴地说。

“今年,我们村共种植了80亩辣椒,采集期可持续一个多月,采集量可达到11万斤,预计年收入三十多万元,比零散地种植辣椒收益要高得多。”“这里是四季豆蔬菜基地,共有70亩。”“我们村的沿江蔬菜发展到现今这个规模,离不开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不仅组织志愿者来帮我们抢种幼苗,而且还定期邀请农技专家下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最重要的是还帮我们解决了销售难题。”太伏镇永利党支部书记章波涛如是说。

据悉,太伏镇永利村科学规划产业发展,从辣椒到葫芦管培育了8个蔬菜品种,确保农民一年四季都有收成,让沿江蔬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法宝。截至目前,太伏镇永利村沿江蔬菜基地运营良好,共流转了300亩土地,拥有51个大棚基地,为20户农民带来户均3万元的年收入。(李清波、罗金雨)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