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谈扶贫”系列报道六

积极探索深度贫困彝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新路径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委书记曲木伍牛

2020年12月31日08:3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作为彝族地区深度贫困县,近年来喜德县始终坚持紧扣脱贫总体目标,对标“一超六有”“一低七有”等核心指标,全力统筹落实好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等落地落实,抓紧、抓实、抓好易地扶贫。

喜德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800人以上的共4个,其中彝欣社区安置群众达1698户,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399户7084人。实施搬迁前,喜德县严把入口关,为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第一,突出党建引领,把组织体系建强。我们发挥党组织“龙头”作用,积极构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管得好。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落实安置点县级对口协调指导,彝欣社区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指挥,其他3个安置点由分管领导指导协调,800人以下的小型安置点由县级联乡领导指导协调。坚持党建引领集中安置点治理工作,在800人以上的4个点新成立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按照“两套班子一套人马”落实两委班子交叉任职,选派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业务骨干担任社区支部书记,并通过合法程序兼任居委会主任。其余安置点由所在党支部直接管理服务。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全面研判梳理安置点后续治理重点难点工作,由县委基层治理委员会将集中安置点贫困群众子女入学、医疗卫生、就业发展、户籍管理、治安维护等治理工作以“点球”的方式分解到部门(乡镇)、落实到人头,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问题清零”行动,确保安置点治理工作事事有人管、管得好。如彝欣社区涉及的9个乡镇,各选派1名领导干部担任安置点联络员,负责本乡(镇)贫困户入住后续管理服务。

三是工作机制到位。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一核”统筹、“三治”共抓机制基本形成。引导居民自治,通过制定居民公约8条、成立居务监督委员会,落实党支部党小组组长兼任居民小组长,推选党员担任楼栋长,实行楼栋保洁工作楼栋长负责监督制和住户门口及楼梯清洁制,引领贫困群众共建共享。推进社区法治,实施“慧眼”工程,在彝欣社区设立警务室,并派驻3名警务人员,组建一支28名队员的社区治安联防队。强化德治引领,引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力量参与集中安置点治理,依托青年之家、巾帼服务等平台,转变搬迁群众思想观念,促进移风易俗。发挥“彝学讲堂”和“民间德古”德教治理作用。

第二,提升公共服务,把功能配套建全。我们全面配套完善设施、落实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乐意搬迁、乐享安居。

一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让群众住得安心。整合“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补助、佛山援建等资金,统筹推进集中安置点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配套,全力确保集中安置点各项公共服务资源。在彝欣社区和鲁基中坝安置点配套建设2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实行公共卫生网格化服务,并配备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在安置点配套建设1所小学、2所幼儿园,整合3所中学在彝欣社区附近建设教育园区集中办学,可保障6000余名学生就学,计划今年9月投用。在彝欣社区配套建设31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配备棋牌室、休息室、老幼活动室等;在鲁基中坝安置点配套建设农贸市场和便民超市。

二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让群众住得省心。着力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在彝欣社区开设就业、社保、物业管理、多元化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5类公共服务窗口,把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统一集中办理,通过公共服务供给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打造优美宜居环境,让群众住得舒心。融入现代城乡规划设计新理念,积极打造安置点宜居环境,按“整体协调、美观大气、错落有致、独具彝族特色”的要求高端规划建设小区环山路,每户配套20平米菜地打造“微田园”,既保障了基本蔬菜需求、降低了生活成本,又美化了居住环境、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同时,配套落实物业管理服务,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落实安置点区域环境整治,打造宜居社区。

第三,强化产业就业,把增收渠道建好。我们将搬迁群众安居与乐业同步发展,依托资源禀赋、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发展路径,确保搬迁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

一是发展富民产业。按照搬迁后原有土地、山林所有权不变的原则,通过耕地、林地流转入股,增加财产性收益。积极落实产业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引导发展“1+X”生态林业、“飞地产业园”“果薯蔬草药”等富民产业,完善产业入股分红利益链接,确保搬迁贫困户户均有一项以上致富产业。铁骑力士生猪扩繁场今年将为安置点1454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000元以上。

二是引导创业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劳务奖补机制、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春风行动”转移搬迁群众到广东佛山、浙江金华等地务工。通过创业指导、创业奖补和减免房租等形式,引导鼓励安置点贫困群众租赁商业门铺创业增收,彝欣社区16户贫困户已通过租赁门铺创业。在彝欣社区引入灵活就业点(彝绣)、彝族漆器厂等商家就地带动部分群众就业增收。

三是落实政策兜底。统筹公益性岗位资源,因人设岗增设公益性岗位,彝欣社区通过增设保洁、安保等313个公益性岗位。严格落实低保“应保尽保”政策,优先保障特殊困难群体、脱贫收入达标有风险的贫困群众,落实彝欣社区556户1614人的低保政策兜底。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