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审议通过相关方案 落实“家长不得批改作业”

2020年12月23日07:47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家庭作业咋成了家长作业

核心提示

家长完成或批改家庭作业的话题长期备受关注。上月,江苏一名家长退出家长群的举动,更是将此话题推上风口浪尖。近日,教育部表示,将从健全作业布置的机制、提升作业的质量、加强日常监管等三个方面落实好相关管理工作。12月21日,四川也审议通过相关方案,有助于推进落实“家长不得批改作业”。

家长和老师如何看待“家长完成或批改家庭作业”现象?在完成作业方面,家校如何形成高效的配合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来规范?近日,记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调查。

12月中旬,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将从健全作业布置的机制、提升作业的质量、加强日常监管等三个方面落实好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各方如何看待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近日,记者展开调查。

A调查:近五成受访家长参与过批改作业、制作小报等

“学生作业变家长作业”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就在上月,江苏一名家长退出家长群的举动,更是将此话题推上风口浪尖。这位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

对此,王女士也感同身受。“女儿现在四年级,老师每周都会要求我们批改数学作业。虽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批改作业不是老师的义务吗,为何要强行让家长来做?”王女士直言,“家长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有些知识连家长自己都不清楚,要怎么给孩子改作业呢?”

更让王女士疲惫的是时间、精力的问题,每天辅导完孩子做作业,已是差不多晚上10点。这一点,家长邓女士深有同感。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有的作业要求家长批改,有的要求家长签字,“辅导完所有作业,通常需要两个小时”。

近期,川观新闻教育频道进行了“对完成或批改孩子作业的现状调查”,参与调查的家长网友有百余人。调查数据显示,45.8%的受访者遇到过老师要求自己批改作业、完成作业或布置需要代劳作业的情况,尤以小学生家长居多。这部分人群中,每周需完成或批改作业1至3次的家长比例达66.7%,4次以上的比例为16.67%。

不仅是批改书面作业,还有很多非学科类作业,家长也直接参与当中。此次网络调查中,超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参与过录制视频、做手抄报、制作主题PPT、完成各种网络学习平台等相关任务。“说是让孩子完成、家长配合,但事实上,家长要耗很多时间来搜资料、构思、辅助等,远远大于孩子的工作量。”家长邓女士表示。

同时,还有家长表示,家长检查修正后的作业呈现出的“满分”,与孩子参加考试后的分值落差明显。

B家长:其实不想当“甩手掌柜”希望分清督促和批改作业的界线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受访家长表示,曾因孩子的各种作业而头疼。“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现状,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难点和痛点。

许女士告诉记者,“我有几个朋友的孩子都在上小学,每天回家就开始弄孩子作业,每天都气得遭不住,但还是得硬着头皮辅导,就怕孩子学习跟不上会自卑。”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并不是想当“甩手掌柜”,推卸教育孩子的责任,而是希望老师能够分清“督促作业”和“完成或批改作业”的界线。

在家长李先生看来,老师是否将作业交给家长批改,与家长需不需要监管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其实是两个问题。“家长不用过度担责,但也不能彻底甩手。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养成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但要靠家长去检查对错,不妥。”

也有受访者表示,有时候并非老师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而是家长舍不得放手。“担心孩子做不好或者想帮孩子挣表现,一边抗议着一边拿来做的家长大有人在。”

C业内人士:批改作业是教师分内事 要不断增强作业设计能力

虽然成为负担的“家长作业”让家长们头疼,但是在本次网络调查中,有超半数的受访者也对“老师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这种行为表示理解,他们认为,出现这种行为的最主要原因是老师希望家长关注、参与孩子的学习。

成都高新区益州小学老师朱琴音认为,批改作业是老师的分内之事。“老师批改作业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更是对自己教学结果的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补充教学。”但同时,她希望家长能多些理解。“小学有许多需要听写的字词和背诵的课文,这样的作业,如果家长不参与,那么,布置的效果几乎为零。”这也是不少受访老师的心声。

“作业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质量所进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省教科院教育监测评估研究所所长、省政府督学赖长春认为,参与学生作业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和共同目标,是教师掌握学情、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家长了解子女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席。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语文老师罗萍认为,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也很重要。“若出现疑似‘家长作业’的情况,家长能及时有效地同老师交流反馈,老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那么上述问题便能得到缓解。”此外,罗萍建议,老师应该抓好课堂上的时间,把最重要的练习放在课堂上完成,同时,高效利用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充分辅导,不给家长增加负担,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态势。

记者了解到,盐道街小学建立了各年级、各学科作业情况的统一监管机制,教导处会每月定期抽查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二次批改的情况。同时,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会统一探讨和制定学生课堂练习量、家庭作业量,避免出现个别老师为追求成效而给学生增加练习量的情况,以及老师作业批改不过来让家长批改的情况。

“要科学设计作业。”赖长春建议,教师要不断增强作业设计能力,提高作业设计水平。着力学生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设计多样化、多元化的作业,减少书面作业,减轻书写负担,适当增加实践性、体验性、参与性作业。

D教育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减负30条” 将强调“家长不得批改作业”

近期,江苏、辽宁、浙江、海南、河北、广东等多个省份的教育部门都出台了相关文件,向“家长批改学生作业”说不。不少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期盼教育部的要求能够尽快在四川得到落实。

2018年,教育部等9部门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明确了30条减负举措。其中,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方面对于学生作业有两条具体规定:一是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二是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我省各级教育部门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的减负30条。”四川省教育厅基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这一条,四川虽然没有专门的政策文件涉及,但一直是中小学减负工作的重点之一。12月21日,省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四川省教育厅基教处上述负责人介绍,这将进一步推进落实“家长不得批改作业”。

赖长春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标本兼治,从认识上、策略上、方法上形成教师尽责、家长尽心、学校指导的协同参与机制。“教师重在作业设计、布置、指导与批改,家长重在陪伴、引导和督促,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席,放任不管,也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做作业。要共同培养学生对待作业的正确态度和高效完成作业的习惯与方法。”

赖长春建议,学校要善于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平台,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定期对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开展有关有效参与学生作业方法的培训、咨询和辅导。对参与学生作业确有困难的家庭,特别是残疾、单亲、留守、流动、贫困、重病、经历重大变故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家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四川日报记者范芮菱、江芸涵)

(责编:罗昱、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