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21年后……上海一群老人捐出一幢楼!

2020年08月13日08:44  来源:广州日报
 

8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众筹”买楼、抱团养老21年后……上海一群老人捐出一幢楼!图的啥?》的报道。

最近,93岁的上海老人浦逸敏和她的老伙伴们实现了一个心愿——把曾经“众筹”买下,用作互助式养老院的小楼捐给了村委会,让其继续为村里老人服务。“听说这里会被改建成老年活动室,还有午饭供应,我很高兴,它可以继续发光发热了。”浦逸敏说。

5元、10元、100元、3000元……21年前,老人们以时髦的“众筹”方式买下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的一幢空置二层小楼,取名“慈舟养老院”。最多时楼里同时住了22人,大家互帮互助、和谐融洽,享受着“无限好”的夕阳时光。

近些年,有些老人离世,有些老人不得不住进医疗条件更好的护理院。而入住者越来越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门口”的为老服务逐步健全,老人已有了更多去处。

曲终人散,佳话流传。粉刷一新的老楼,正迎来新的生机。

230多人次“众筹”5万元买下小楼

记者眼前的浦逸敏,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一头银发打理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20多岁时,江阴人浦逸敏来到上海谋生,退休前是基层医院的一名医生。她数十年来保持着吃素的习惯,也由此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人,大伙儿经常聚到一起。

“既然这么谈得来,不如住在一起养老好了。”看似玩笑的建议,不少人都记在心上。1998年的某天,老伙伴带来消息,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132号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搬迁,两层小楼空出来了。“能不能就买下这幢楼?”大家提议,请文化程度最高的浦逸敏去和对方谈谈这事。听说老人买房是为了养老,农村信用社非常理解,“谈判”顺利进行。1999年元月,双方签订协议,总面积约200平方米、造价超过6万元的小楼,算上折旧,最终以5万元的价格将使用权转让给老人。

消息传开,大家热情高涨,5元、10元、100元,最多的一笔超过3000元……记者在当年账本上看到,共有230余人次参加了“众筹”。“很多老友其实没有入住需求,只是为了献份爱心,帮我们实现这个心愿。”入住老人陈季芬说。

小楼买下了,很快迎来一位又一位入住者,一段“互助养老”的时光开始了。怀揣美好愿望,老人们将小楼起名“慈舟养老院”。

最多时22人和睦同住 互助养老

木质地板覆盖了原先的水泥地;楼梯加装了扶手,卫生间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健身器材、电视、录像机一应俱全……老照片里,“慈舟养老院”的生活条件并不比外面的差。

但这里毕竟不是真正的养老院,没有院长、没有护工和厨师,为此,住进小楼也有要求:生活必须能自理、吃素、每月交100元水电费。

陈季芬回忆说,最多时小楼同时住了22位老人,虽然人多,却相处融洽,几乎没有发生过争吵。“我们轮流做饭;公共区域卫生也轮流打扫,就像小学生‘值日’;有人身体不舒服,大家会一起照顾。门口还有一片菜地,种了黄瓜、西红柿、茄子、丝瓜等很多菜,实在没有的,就结伴去村口买,另外子女们也会送些来。”

回忆过去,浦逸敏很感谢葛隆村村民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们大多是外村甚至外区过来的,但村民没把我们当外人,瓜果蔬菜熟了,会给我们送一点,年轻人会帮我们扛米面、柴火等重物。”

村民尊重老人,老人也回馈村里,并从中收获一份尊重。浦逸敏干起本行,每周都会去村里的药师庙,为村民免费量血压、针灸、检查一些小毛病;村里的小孩也喜欢和老人们玩,小楼成了他们放学后的临时“托班”……

小楼市价超500万元 老人慷慨捐出

十几年间,老人们逐渐高龄,其中有的离开了人世,有的身患疾病或自理能力变差,不得不转入条件更好的护理院。与此同时,“家门口”的养老院多了,居家养老条件也在逐年变好,没有新的老人再来联系浦逸敏,小楼也就到了“退休”的时候。2017年,在小楼独自居住两年后,浦逸敏也因身体原因离开,入住上海嘉定双善养老院。

该怎么处理这幢楼?浦逸敏认为,当时是很多人共同买下了小楼,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以后也不应该被个人占有。“仔细想想,你只能把它捐给集体,让它为老百姓服务,去发挥更大的价值。”

200平方米的小楼,按上海现行市价,已超过500万元,但就像当年买楼一样,浦逸敏捐楼的提议得到了老伙伴们或其家人的一致同意。今年6月,葛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学锋代表葛隆村,郑重地接受了老人们的房屋捐赠。陈学锋说,村里初步考虑把这幢楼改造成有助餐服务的老年人活动场所。同时,会把一个房间还原成老人互助养老时的样子,留下温情回忆,铭记老人善举。

“抱团”养老的实践带给基层干部诸多思考。外冈镇党委书记李雪表示,浦老他们之所以有较强的幸福感,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邻里互助的过程中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硬件提升以后,农村养老还要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上下更多功夫,带给他们更高质量晚年生活。”(新华社记者吴振东、潘旭)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