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宿升温 能否带动旅游复苏

2020年06月17日07:24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乡村民宿升温 能否带动旅游复苏

  巴中南江县留萤小筑小木屋。四川日报记者杨艺茂 摄

  巴中通江县“巴山民宿”——梧桐听雨。四川日报记者杨艺茂 摄

  6月8日,远离成都市区的彭州龙门山,无所事事民宿的预订电话不断响起,不少客人开始提前预订端午节假期的房间。这种情况,近期对民宿聚集地彭州来说,太常见了。随着疫情的缓解,预订当地民宿的客人明显增多。彭州市文体旅局调查显示,龙门山民宿周末入住率已达98%,提前预订周末客房的平均周期约为20天。

  记者采访了解到,疫情发生后,安全成为游客出行首要考虑的因素,城市远郊区、自然风景区、乡村田园等开放型景区成为出游热门地。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杨振之教授认为,随着避暑季的到来,空旷开阔乡村、自然型景区的旅游率先恢复,民宿预订回暖是乡村旅游复苏的一个信号,成为全省旅游复苏窗口期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在旅游复苏窗口期,乡村民宿升温能否激起千层浪?

  乡村民宿率先回暖 入住率追上去年同期

  流连田边池塘垂钓,农田瓜果飘香;沿着阡陌小道盘旋而上,一路竹声悠扬……艳阳天下,这家位于自贡市郊区、被称为当地最美的田园别墅——仙市慢餐民宿迎来了游客旺季,以“慢”为主题,住田园别墅、食农家特色、享田园趣味,早已成为游客在此休闲的标配。

  “明显感受到了旅游复苏的态势。”6月7日晚,当周游客接待收尾时,自贡仙市慢餐民宿执行总经理周忠敏边忙边告诉记者,此前受疫情影响较大,但疫情缓解后,来访游客量甚至比疫情前略胜一筹。自3月中旬恢复营业以来,客房入住率已达90%以上,以自贡本地游客为主,周末经常出现“井喷”的现象。

  回暖超预期的民宿并不是个例。在彭州龙门山柒村,无所事事民宿占地2300平方米,以独栋住宿为主,却只有5间客房,随性、时尚、自由的风格正合当下年轻游客的口味,成为当地这两年当红“打卡地”。疫情缓解恢复接待以来,数次被游客预订满额,并开启了提前预订模式。无所事事民宿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初步估算,近两月客房入住率已经追平去年同期,有时甚至超过同期水平。”

  复苏窗口期,民宿逆势增长在电商平台也反应明显。“五一”假期,马蜂窝平台民宿预订环比增长233.7%,爱彼迎网站民宿搜索率为去年同期的2.2倍,驴妈妈旅游网平台显示超过82%的用户选择预约郊野公园等户外景区、乡村游休闲放松,也带热了周边各类民宿。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王小松告诉记者,今年出游安全是人们外出旅游关心和关注的首要问题,多数游客选择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那么相对独立、环境优美的品质民宿也成为热门选择。在成都近郊,大多数小体量的民宿经营恢复已能够达到同期的70%。

  新秀民宿入市 聚焦差异化需求

  今年5月1日,巴中市南江县西厢村留萤小筑开启试营业,10间小清新主题木屋被大片山野绿色植物环绕,成为村落中新兴点睛之笔,也成为西厢村的旅游新消费亮点。近日,记者从留萤小筑了解到,装扮一新的小木屋仍然“不得空”。

  “没有订到端午假期的房间,只能今后错峰来体验。”“95后”游客希芮是巴中本地人,她说由于此前还没有住过木屋民宿,所以有执念一定要来住,也想为自己的乡村旅游行增加新体验。

  一到周末,入住率就达100%,这是留萤小筑经营者朱学林此前没有想到的。“疫情还未完全结束,以前以为木屋住不满,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在谈及何以制胜时,朱学林告诉记者,留萤小筑是巴中市首家星空民宿,小木屋打造有透明玻璃空间,客人坐在房间里就能够看星星、看月亮,加上周围乡村景观和环境的美化打造,长期“宅”在家的游客非常渴望这样的体验和放松。

  近年来,四川全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以民宿、客栈为代表的非

  标住宿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多地“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民宿产业强势崛起。同时,不少新秀成员带着特色个性化产品,加入乡村民宿经营队伍。成都旅游住宿业协会民宿及客栈分会会长余勇透露,据初步估算,成都范围内真正称得上民宿的约有3000家,近两年的民宿数量增长达三成以上,“这是非常快的增长速度,数量激增,避免产品趋同,成为各民宿应该思考的问题。”

  成都崇州市集贤乡山泉村的车太阳白房子,是今年加入民宿队伍的新成员,走差异化之路是这家民宿一直在探索的重点。“疫情过后,周边乡村游是个机遇,趁此机会我要打出自己的‘牌’。”车太阳白房子主理人车阳说,利用互联网效应,他们今年率先开启了民宿体验直播,并致力于做有温度的民宿,周边的农场体验、手工制作、网红地打卡等,游客想去感受什么,他们就派出定制向导提供服务。

  余勇认为,“小而美”的民宿关注度将越来越高,经营者首先应该打造自身IP,从房间的设计感、乡村融合感、舒适度、体验性等方面,都应有IP形象深化。车阳告诉记者,“我的民宿就是个人姓名的延伸,方便深入人心,若有了IP效应,链接的相关文化消费便是游客的新消费点。”(四川日报记者 杨艺茂)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