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找回空巢村活力

2020年06月16日09:08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红色旅游找回空巢村活力

中轴线一直向北,出京前最后一个行政村叫道德坑,属怀柔区宝山镇。从城区开车前往,需要3个小时。

1946年到1948年,这里是冀察热军区的野战医院,救治过3万多名八路军伤员。70多年后,这个人口仅有500多人的深山小村,挖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实现脱低增收。

挖掘村庄红色基因

上周末,道德坑村迎来今年第一拨红色旅游游客——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150名师生。

“快,有人受伤了,赶紧包扎!头部失血,要按住颈部两侧动脉止血……”一支八路军队伍在突破封锁线时,突然一声炸响,模拟爆炸点喷出水柱,有人受伤,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前来体验的人有人扮演伤员,有人扮演护士,开始学习体验包扎。包扎好后,要用担架抬着伤员继续行军。可平常缺乏锻炼,几个体验者抬着担架走不了一百米,就累得大汗淋漓要“抛弃”伤员了。往前走,还有地雷区等着工兵前去探测……

“将传统的参观改为体验,过封锁线、传递情报、穿越雷区这几个项目我们都很喜欢!”“工作人员都是村民,很有代入感,好像真的回到那个年代!”体验结束,师生们纷纷点赞。

这些体验项目,都跟当地的红色历史有关。

解放战争时期,冀察热辽军区野战医院二部就设在道德坑村。这里收治了3万多名部队伤员。当时村里70来户,家家是病房、户户住伤员、人人当护理。

“我们结合历史进行设计,通过模拟体验、故事讲述、仪式教育等形式,讲述道德坑群众救死扶伤、拥军支前的光荣传统。”宝山镇副镇长张卫峰介绍。基地设计了“十个一”红色体验项目:穿一次军装、参观一次展馆、听一次讲解、学一次包扎、抬一次担架、体验一次行军、破译一次暗号、祭奠一次革命烈士、唱一首红歌、吃一次八路军餐。

自2017年“十一”前后对外开放,道德坑村红色教育体验基地就广受欢迎。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直接增收150余万元。

多方参与发展规划

时间回到2016年,那一年,道德坑村被列入市级低收入村,全村278户519人,低收入户123户257人,占了近一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1万元。

“当年回来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环境脏乱差。”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高国民说。“大街上都是猪圈、鸡圈、牲口圈、柴草堆,马粪牛粪满街。家家门口还有一个倒垃圾的粪坑。”

环境原始,村民的经济来源更单一。“就种老玉米,自己家养头猪养点鸡,自给自足,传统农耕生活几十年不变。”

交通不便也制约村庄发展。本村年轻人只流出不回流,几十年间,常住人口从500多人流失到200多人。村庄老龄化严重,现在60岁以上人口占一半,典型的“空巢村”。

2016年,中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年,镇村两级都成立了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市派第一书记也于当年11月进村,北京舞蹈学院等“引智帮扶”合作也陆续展开,各方助力重新规划村级产业发展路径。

“从环境建设入手,给村民重新建立起发展的自信心。”高国民说。利用人居环境改造和危房改造等新农村建设政策,村里拆掉占街的鸡圈牛圈,拆掉危旧的石头房,新民居面貌焕然一新。

居住环境改善了,没有产业,增收乏力。

2016年,镇里组织村两委班子外出参观学习。回来后,规划本村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依托散落在村子周边的烈士墓建起“弘德烈士陵园”,经过区市两级财政支持,设施更加完善。

2017年,道德坑村注册成立了北京弘德圣地红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发展红色旅游。根据接待需要,设置了讲解员、厨娘、餐厅服务、卫生保洁、服装洗涤消毒、有机菜园管理、陵园管护等岗位,解决了18位村民就业。同时,村里还流转村民土地,建设了百草园和有机菜园,作为红色基地的服务配套。土地流转费一年一亩1200元,惠及村里家家户户。

2018年,在红色旅游助力下,道德坑村全村实现脱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不足一万元增加到1.5万元。

有年轻人回来创业了

“我们家四口人,以前就是种地,一年弄好了能收入一万来元,供孩子上学都困难,家里种啥吃啥,哪敢去超市。”回想过去,49岁的李淑华说。

现在,李淑华在红色基地就业,是餐厅保管员,村里按公益岗每月给她开支2200元。丈夫柳显忠也通过公益岗就业,负责污水处理,月收入2200元。一家人实现脱低。

“现在从吃上穿上、孝敬老人,都很充足。想去超市就敢去了,馋了就买点熟食啥的。过节了,给公公婆婆买水果、牛奶、大米送过去,全家人都挺高兴的。”李淑华喜上眉梢。

今年64岁的李德义原来是养鸡专业户,为保护水源养殖业退出后,家庭收入一下子紧张了。村里发展红色旅游,他这个老初中毕业生找到了用武之地:打快板、朗诵毛主席诗词,整个人又焕发了活力。

在“红色产业”的基础上,道德坑又谋划新发展,打造“绿色产业”:依托百草园发展中草药科普和特色餐饮,依托绿色种植基地打造亲子农庄等项目。目前,村里已有5家民俗户、1家精品民宿开张,开始有年轻人回村创业了。(记者 于丽爽)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