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结对同心同行

——遂宁市2019年以来对口援助藏区工作纪实 

2020年06月02日10:26  来源:遂宁新闻网
 
原标题:全域结对同心同行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援藏,就要不辱使命。”怀着这样的信心和理念,遂宁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全体队员在藏区走过了不寻常的一年。

过去一年来,市委市政府、船山区委区政府把对口帮扶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发展机遇和重要民生工程,突出整体发力、协同联动,积极构建全域结对、援受一体的结对帮扶体系,持续在建机制、强产业、送智力、惠民生上下功夫、做实事,有力助推了理县加快发展、脱贫奔康。

关键词结对帮扶聚力集群攻坚构建“全覆盖”结对帮扶

2018年10月的一天,市人社局副局长刘旭踏上援藏的征程,成为遂宁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挂任理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兼任夹壁乡党委第一书记。

“这是锻炼,更是使命!”心怀坚定的信念,刘旭从容应对角色转变和工作环境带来的重重考验。作为领队,他要统筹工作全局、分配协调各方工作;作为一名帮扶干部、夹壁乡党委第一书记,他要深入高山远寨、寺庙农家、田间地头调研,掌握基层情况。

如何统筹有限的力量,精准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在总结提炼已有经验基础上,工作队坚持着力构建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多位一体的帮扶格局,推动单一单向帮扶向立体全域覆盖转变,精准破解帮扶面窄援浅瓶颈,为脱贫攻坚增添内生动力。按照《遂宁市对口帮扶理县全域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遂理两地部门、镇、村、校、院多级结对全域共建制度,按照机构对口、行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两地17个部门、13个乡镇、9个村(社区)、4家医院及11个乡镇卫生院、16所学校、3家企业结成对子,推动帮扶工作更精准。

去年5月,大英县天保镇到理县木卡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就村阵地建设、新村建设、产业发展、旅游规划等情况进行深入交流,并现场捐赠帮扶资金2万元。

射洪县太和镇第一小学校骨干教师走进理县蒲溪小学开展送教帮扶活动,就学校党建工作、教研教改、德育管理、师德建设进行重点帮扶。

去年以来,我市开展各类结对活动130余场次,捐赠各类物资设备折合现金570余万元,干部人才交流交往830余人次,农业、教育、卫生、建设规划等多个领域60余项技术在理县得到应用推广。在全域结对基础上,突出抓好产业发展、智力支持、社会帮扶、劳务协作、支部共建、群众工作6项重点任务,分层分类制定对口帮扶工作年度目标责任清单8类56项,签署结对协议73份。

关键词产业帮扶壮大发展基石构建“全链条”产业帮扶体系

去年6月初,通化乡院子村,“蜀香二号”辣椒幼苗迎着初夏的阳光不断长高。作为理县“新兴产业”,“蜀香二号”辣椒在通化乡等10余个乡镇的贫困村进行种植推广。

通化乡属于高山峡谷地带,平均海拔近2000米,全村256人,人均耕地面积仅1.15亩。为了最大化利用耕地资源,当地村民将农作物种在果园内,不仅农作物产量低,还影响果树收成。

经过与理县科技和农牧水局专家的反复研究和科学论证,工作队决定在理县下半县高半山实施农产品新品种改良提升工程。项目投资120万元,种植面积1488亩。

理县旅游资源丰富,有毕棚沟、古尔沟、米亚罗等景点。围绕两地“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工作队积极助推理县全域旅游升级发展,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挖掘理县独特自然景观与特色藏羌文化,联手打造米亚罗、孟屯河谷等重点景区。

加强两地旅游领域交流,通过旅游品牌合作洽谈会、签订两地旅游战略合作协议等,实现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共同发展,遂宁6家旅行社与理县签订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旅游康养、天空之眼民宿等项目。

以抢抓东西协作、省内对口帮扶为契机,积极探索浙江省东阳市、永康市,遂宁市船山区和阿坝州理县“三方四地”合作共赢新模式,在遂宁共建“飞地产业园”,实现各方资源整合和要素优化配置,共享园区发展“红利”。

目前,东磁软磁基地、花园集团西部铜箔制造基地、永尔佳环保基地等项目达成初步意向投资协议,意向投资8亿元。预计到2025年,园区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0余个,年产值达到3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以上。

关键词人才帮扶强化智力支撑构建“全方位”人才帮扶体系

理县干部时常感叹:“民族地区最缺的是人才,最落后的是教育,最难的是技术。”

今年4月17日,遂宁援藏干部杨敏一行4人到日尔脚村开展送科技下乡和科技助农活动时了解到,贫困户罗德云种植的0.9亩羊肚菌存在种植技术难题和滞销的情况。现场查看发现,由于3月初遇低温降雪,风把大棚压垮,存在积温不够、低温等问题,经过补救,加上气温逐渐回升,羊肚菌长势逐渐变好。

肖振兴是船山区桂花学校教师,也是援藏工作人才,被选派到夹壁乡二古溪村,成为驻村工作队一员。初到二古溪村,肖振兴面临重重挑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耳鸣等高原反应接踵而至;对冬季气候干冷、水冷刺骨、毛巾结冰等生活差异很不适应;高半山路途艰险、山路曲折,到处是悬崖峭壁,塌方时有发生……但一年来,肖振兴每个月至少有一半时间在村组上跑。因为入村走路多,他穿坏了3双运动鞋。

像肖振兴这样长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援藏干部的家常便饭。

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我市紧盯人才短板,坚持需求为先、刚柔相济、资源共享,大力选派人才、培育人才,嵌入助推长远发展的强力引擎。以“遂宁人才派遣百人计划”和“理县顶岗挂职百人计划”为统揽,采取“理县点单 遂宁上菜”“挂职交流 顶岗锻炼”等方式,累计选派110余名援藏干部和金融、教育、卫生、交通等行业优秀专业人才600余名到理县挂职锻炼,帮助解决各领域实际问题;理县累计选派140余名人才到遂宁顶岗挂职,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开放、互促、共赢的人才培养格局。

关键词民生帮扶夯实民生工程构建“全领域”民生帮扶体系

民生连民心,更关系着遂理人民情谊。在帮扶中,工作队始终把群众所需所盼作为工作出发点,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帮扶重点,下大力气解决住房安全、公共配套、医疗教育、劳动就业等群众最迫切诉求和愿望,不断增强藏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着眼病有所医,共同推进县乡村“医联体”建设,健全遂宁市中心医院“组队送医”长效机制,巩固理县人民医院“二甲”创建成果。持续推进“传帮带”,选派20余名支医工作者和专业医生,共同建设重点科室,联合开展网络诊疗160余次;投入185万元,先后建成理县第二医疗应急分中心、米亚罗健康小屋,提升理县公共卫生硬件水平。

着眼就业有路,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遂宁企业招聘周”等“三方四地”大型招聘活动为载体,帮助263名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实现灵活就业;举办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围绕酒店管理、创业、中餐烹饪等内容,培训贫困人口150余人次,切实提升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本领,实现持久、长效脱贫。

着眼学有所教,两地20余所学校建立教学联盟,我市先后选派20余名优秀老师到理县支教,助推理县创建全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先行试验区。

去年,我市投入援建资金35万元,在米亚罗镇建设健康小屋1座;投入援建资金150万元,在薛城镇建设1所第二医疗卫生应急分中心。项目已基本建成,等待验收。

民生持续改善,带给理县人民更多的收获感、幸福感。如今的理县,当你翻越重重山岭,穿行一个个隧道,沿着杂谷脑河逆流而上,记忆里贫困落后的理县一天天改变了模样……而这一切变化,有来自“遂宁力量”的帮扶和支持。

真情援藏、科学援藏、务实援藏……遂宁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全体队员扎根藏羌,倾情奉献,坚持奋战在脱贫奔康和民族团结进步一线,用心用情谱写遂宁援藏新篇章。

(全媒体记者王维)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