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战疫三个“一”

2020年03月30日08:00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百舸争“流”:战疫三个“一”

  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

  成都快递企业依托配送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渠道优势,纷纷开通了“菜篮子”配送、春耕农资运输等服务,满足田间地头、百姓餐桌的物流配送需求。图为快递员认真核对配送清单

  航空物流、全货机运送在战“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既着力保通保运保供、支撑国内经济,又推动增强我国物流行业国际竞争力。”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向。

  服务商流、保障生产、方便生活,这是物流业的三大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物流业在参与防疫物资运输、助力复工复产、保障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也在一场严峻的挑战中暴露出发展的短板。

  长期以来,我国航空运输中腹舱带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全货机航线网络不足,导致对客机腹舱依赖性过强,然而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下,国际航空客运萎缩,导致客机腹舱货运大幅下降,这无疑对我国产业的国际供应链带来较大影响。

  有短板就有机遇。目前,成都市正在加快培育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通过系统集成关键要素资源,形成稳定高效全球供应链服务体系,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协作中打造城市竞争优势。坐标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新一轮机遇也日益清晰可见。

  A

  一场“疫”的较量:

  发挥全货机优势

  全力确保航空全球供应链畅通

  走进川航北头运行基地物流园,不时有飞机从头顶掠过,园区内承载进出港货物中转的货运车辆接踵而至,一派忙碌。自从疫情暴发以后,川航物流发挥全货机优势,集中展开疫情防控物资紧急运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货物运输保障工作,展现航空物流、全货机运送在战“疫”中的重要作用,也拉开了一场与疫情较量的航空货运战。

  疫情期间,川航已先后开通4条客货包机防疫物资运输专线,累计运输70余吨防疫物资。在疫情影响下,物流是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重要基础,只有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才能保证产业链顺畅联通、群众生活必需品稳定供应。受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际客运航线相继停运,客机腹舱带货的运量大幅减少,而此时全货机运输的比较优势就彰显了出来。

  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市口岸物流办与国货航、川航、汉莎货航、国泰航、DHL等航空公司加强沟通对接,确保成都至芝加哥、法兰克福、我国香港等主要国际(地区)航空通道的稳定顺畅,疫情期间成都的9条全货机国际航线实现了稳定运行,为抗疫应急物资运输、企业复工复产等提供了高效的航空货运服务。

  在确保定期货运航线稳定运行同时,从2月下旬开始,川航先后开通多条全货机临时包机航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彰显出全货机运输的活力。2月23日,川航开通了“成都-河内”首个货机商业包机航班,紧接着2月27日为顺丰速运开通30班“成都-杭州”货机包机航班,3月16日至25日又先后开通“成都-德里”“成都-东京”“成都-深圳-悉尼”“成都-深圳-莫斯科”等货机包机航班,截至3月25日累计完成保障企业复工复产货物运输1685吨。

  结合我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企业的需求,我市全力确保航空供应链畅通。针对疫情影响、企业需求,市口岸物流办及时优化调整国际航线线路。为确保我市对欧外贸企业进出口货物的正常运输和救援物资的进口,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后,市口岸物流办及时调整了法兰克福至成都全货机航线航班,航线线路由法兰克福—成都—上海—法兰克福,调整为法兰克福—成都—法兰克福,货物运输能力由以前的每周80吨提升到了每周200吨。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的国际供应链需求,以及重要物资的抢运要求,我市全力确保主要国际航空通道的稳定和医疗采购物资运输的顺畅。与英特尔、苹果、戴尔等重点企业对接沟通,掌握企业诉求,实时跟踪企业生产进度和进出货安排,同时与航空公司主动衔接,根据航班安排为企业制定应急解决方案,全力保障航空运输服务。针对英特尔货源地广、货物批次多、批次货量少的特点,市口岸物流办与国航西南分公司及时协调,为英特尔提供了成都至新加坡的以客代货运输方案。2月7日国航的成都至新加坡航线恢复飞行,有力保障了我市重点企业的国际运输需求,实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受疫情影响,今年前2个月全国整体进出口同比下降9.6%,而同期四川、成都的外贸分别出现逆势增长8.3%、13.1%,充分彰显了开放型经济的巨大潜力和西部门户枢纽城市的比较优势。统计显示,我市通过成都国际空港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27.7%,进出口货值占全市进出口总量逾七成。

  B

  一首“歌”的赞许:

  唱赞邮政快递员

  快递企业创新业态完善供应链

  现代物流体系紧密相连,快递、快运、整车、仓配等都是物流供应链中的一环。邮政快递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后,邮政快递员逆行穿梭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在促进微循环畅通,保障疫情科学防控、企业复工复产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物资、采购、供应,我们来快递;买菜、购物、需求,我们来跑腿;接单、骑行、送达,我们来服务。一个电话就放心,一个按键就购齐,居家的生活毫无障碍,幸福的家庭欢声笑语……”这是成都音乐创作人李中原在原创歌曲《迎难而上·使命必达》中对邮政快递员表达的敬佩之意。

  最近,成都预见未来音乐团队专门创作了一首歌曲《迎难而上·使命必达》,唱赞战疫中的快递小哥,在网上引起了关注。谈及创作这首歌的原因时,李中原告诉记者:“物流人和医疗工作者都是并肩战斗在一线的平凡英难,是最应该值得歌颂的。”

  一首歌一段情,展现了疫情期间邮政快递企业驰援湖北运输、保障抗疫物资供应、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解决农产品滞销、确保春耕农资配送等战疫中邮政快递人繁忙的逆行背影。

  受疫情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果蔬供应受到了一定影响。针对此情况,成都邮政分公司、中通快递、京东物流、苏宁物流等邮政快递企业依托配送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渠道优势,纷纷开通了“菜篮子”配送、春耕农资运输等服务,满足田间地头、百姓餐桌的物流配送需求。

  中通快递是成都业务量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从2月份开始,中通快递在成都市内推出果蔬预售、中通配送服务,通过整合中通快递在成都市内的1100多家末端门店及运力资源、电商平台、仓储管理及订单管理能力,为成都市民提供果蔬生鲜配送便利服务。截至目前,已服务全市10万多户市民,累计配送生鲜订单量超过35万单,配送生鲜物品超过13万斤。

  经历战“疫”,也推进了快递业创新业态、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依托覆盖全省90%以上乡镇的网络资源,目前中通快递正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路服务,将通过无人机、冷链运输方式,解决农产品进城的时效、保鲜痛点,把优质农产品送上成都市民餐桌。目前,中通快递还与蒲江县政府正在对接洽谈建设农产品电商物流产业园,并且在成都转运中心已建设了2000多立方米的农产品专用冷冻保鲜库,全程保障农产品鲜运鲜送。

  统计显示,2019年成都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达12.6亿件,业务收入累计达137.2亿元,同比增长均逾两成,在全国快递50强城市中,成都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位居第10、第9,在中西部地区,成都是连续多年唯一跻身全国快递前10强的城市。

  这让各大品牌快递企业感受到了机遇,在成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即将建成投用的天府国际机场,中通、顺丰、韵达等快递企业纷纷展开了战略布局,在新机场附近投资建设转运基地,构建高效的快递供应链。与此同时,圆通速递总投资约6亿元正在双流国际机场附近建设西南管理区总部基地项目,将于今年9月全面建成投用。

  C

  一个“圈”的机遇:

  建设物流生态圈

  高效服务现代产业全球供应链需求

  3月28日,包括13万只口罩等防疫物资搭乘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启程,将于12天后抵达波兰罗兹。这是近期国内最大批量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出口的防疫物资,彰显出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全程物流服务网络优势。

  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国内经济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受疫情影响,国际航空客运萎缩,导致客机腹舱货运大幅下降,给产业的国际供应链带来了较大影响,也暴露出了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物流业结构性矛盾的短板——全货机航线网络不足,对客机腹舱的依赖性过强;铁路物流占比较低,对公路物流的依赖性过强,物流链条脆弱。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既着力保通保运保供、支撑国内经济,又推动增强我国物流行业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国际协作,畅通国际快件等航空货运,对疫情期间国际货运航线给予政策支持;要完善航空货运枢纽网络,对货运功能较强的机场,放开高峰时段对货运航班的时刻限制。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地区具备条件的国际枢纽机场实行24小时通关,提高安检和通关效率。

  “这将对川航物流进一步完善货机业务,充分挖掘货机运行效益获得更大利好。”川航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川航物流成立了货机运营保障小组,负责统筹货机航线网络规划、航班计划编排、航权时刻获取、航线开通筹备、航班运营保障等相关工作,进一步提高货机运营保障质量。同时,川航物流还推动客机用于货运业务包机,充分利用客机航班充足运力,推动目前川航拥有的宽体及窄体客机开展成都直飞东南亚等短途国际包机业务。

  此次疫情,让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经济建设中的结构性矛盾,同时也看到了下一步发展的机遇和方向。补齐短板、抢抓机遇,我市按下了培育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的快进键。我市培育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核心目标是系统集成关键要素资源,形成稳定高效的全球供应链服务体系,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协作中打造城市竞争优势,为我市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提供强力支撑。

  据悉,市口岸物流办年内将编制完成《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战略规划》和产业生态圈发展蓝皮书,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区完成核心起步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推动产业社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并指导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区持续优化完善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圈发展路径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招商表“两图一表”,聚焦细分领域开展精准招商。

  在成立成都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我市还将加快组建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联盟。产业生态圈联盟将依托新成立的供应链协会开展实体运营,优化创新符合产业生态圈联盟运作特点的体制机制,形成“领导小组+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联盟+头部企业”,上下齐心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经营困难和要素保障。

  围绕培育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我市将以打造国际航空港、铁路港枢纽为核心,以产业功能区集成高端要素为保障,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枢纽支撑、载体支撑和市场支撑,高效稳定服务“5+5+1”现代产业体系全球供应链需求。在提升国际航空供应链枢纽功能方面,围绕“5+5+1”主导产业的国际供应链通道需求,统筹考虑“一市两场”运营特点,加快培育引进主基地货运航空公司、跨国供应链头部企业、知名航空物流集成商,持续完善“全货机+客机腹舱”“定期航班+包机”等多元化航空物流综合解决方案,2021年前完成“48+14+30”国际航线网络布局。

  据悉,立足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物流需求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我市将加快形成“四港六中心”物流枢纽总体布局,在成德眉资交界地区率先建设一批供应链物流示范区。同时,以打造成德眉资全球供应链物流体系作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先手棋”,探索蓉欧快铁与渝新欧班列的联盟合作,共同筑牢泛欧泛亚国际枢纽地位。

  记者观察

  转危为机

  物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干扰了经济运行。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80%的物流企业都表示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在遭遇冲击的同时,物流业在战“疫”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亦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无论是满载抗疫物资驰援武汉一线的飞行员、驾驶员,还是疫情之下仍坚持配送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都让人们意识到中国物流业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韧性,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疫情不仅考验中国物流业的应急能力,更催生了一系列物流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措施。物流业无疑在疫情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机遇一:应急物流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在战“疫”过程中,物流业的应急功能成为了关注焦点。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不同于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效率又强调物流效益,应急物流更强调物流效率,来实现其物流效益。

  应急物流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业内普遍认为2003年暴发的SARS疫情是应急物流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迅速崛起,应急物流同样如此。得益于国家不断出台的政策支持,中国应急物流的发展已逐步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应急物流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

  虽然应急物流在疫情中的表现有目共睹,但同样暴露出不少问题。四川物流产业研究院日前发文指出,其存在“应急物流储备系统有待完善、应急物流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应急物流专业化人才匮乏”三大问题。文章认为,作为新兴产业,应急物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和经验,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应急物流体系,才能积极发挥应急物流的保障作用,实现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的保障。

  机遇二:“无接触物流”或成未来趋势

  疫情考验中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同时,更在配送端催生了不少物流业的新模式。1月26日,美团外卖率先在武汉推出“无接触配送”,让用户与骑手不产生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约定位置实现间接配送。另一方面,疫情中还衍生出了餐饮业的自助取餐柜、生鲜零售业的智能蔬菜柜等模式。

  四川物流产业研究院专家认为,疫情带来的需求爆发增长很可能会延伸到疫情结束后,“无接触配送”服务的占比会继续扩大,进而扭转智能快递柜产业的发展困局,但要实现行业的稳固发展,归根结底仍然要回归到精细化运营上,借助突发式的用户需求,培养用户习惯、增强用户黏度。

  值得注意的是,“无接触配送”只是“无接触物流”在配送端的具体表征,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教授就认为,无接触物流应该包括供应链各节点的无接触式物流装备,以及通过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和支付技术来降低人与人接触的概率。具体而言,包括在仓储运输中采用的多式联运、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模式,以及在配送中采用的无人机、无人驾驶车、物流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设备或智能快递柜、快递驿站等配送模式。基于疫情,可在这些环节中的自动搬运和储存设备本体上设置自动消毒的装置接口,起到真正的无接触物流的作用。

  机遇三:航空货运发展迎来政策利好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既着力保通保运保供、支撑国内经济,又推动增强我国物流行业国际竞争力。对此,民航专家綦绮认为,疫情发展已经进入到国内趋缓、国外暴发的阶段。作为全球工厂,中国积极向急需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国家提供支援。国际航空货运航班是唯一的有效运输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往返外国客运航班基本停摆的情况下,鼓励并补贴国际货运航线是对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全球各国的高度负责和大力支持。

  除了应对疫情全球蔓延,这一政策的出台更是一个长期利好。民航资深业内人士林智杰认为,“政策将利好拥有全货机的公司,以及提供空地一体化‘门到门’服务的物流企业。”他指出,中国的全货机货运能力相比欧美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这是制约其拓展全球产业链的一个短板。但林智杰认为,“单纯靠买飞机、扩大规模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他表示,发展航空货运应该在模式上创新,要加快向“门到门”或者叫“天地合一”的模式转型,具备一站式服务的能力。同时,要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加快货运枢纽建设,形成枢纽的货运网络。(记者 杨富 刘金陈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