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网络教学要把握“六度”原则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蒋朝莉

2020年03月18日11:40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花开时节本是开学上课的大好时光,但受疫情影响高校延迟开学。教育部紧急号召,要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应对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延期开学情况。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响应号召,通过线上教学主动发声,在关键时刻做好铸魂育人工作。疫情期间如何提高思政课网络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准备好网络教学的课程资料外,在教学时还必须把握“六个维度”原则,即思想高度、理论深度、文化厚度、仁爱宽度、情感温度、法纪尺度,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是要有思想高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站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至高点,向大学生讲清楚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更多了解党和政府正在做的疫情防控工作,对坚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引领大学生认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会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二是要有理论深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站在理论的高度,向大学生讲清楚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党面临“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必须坚持党领导一切,全国一盘棋,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治党基本经验中,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建立新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认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理论深度的引领让学生领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引导大学生认识“是中国制度成就了中国速度”,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调集医疗资源收治患者,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蔓延,这是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三是要有文化厚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课要坚持文化厚度,综合运用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渠道,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一方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如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冲锋陷阵精神、把初心使命写在抗疫一线的党员担当精神,年轻的95后一代在抗击疫情中的“逆行”精神等等,以中国精神感染学生。另一方面,给大学生讲清楚中医药在此次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让学生理性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让学生了解此次不少病人都是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出院的,认识到对外来文化不能“一刀切”地拒绝,而应汲取和借鉴优秀部分以丰富中华文化。

四是要有仁爱宽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课要有仁爱宽度,应用大爱为学生的人生导航。要给大学生讲清楚,灾难是检验人性的最好试剂,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全国各地全力援助湖北、保障民生,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克时艰的援助精神。面对危机,要有人性关爱、关怀,只要全社会心手相牵,没有什么危难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教会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普及爱和善良,实现人生价值,仁爱才能真正彰显其宽度。

五是要有情感温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信情感温度在于传递幸福,让大学生体验爱和被爱。在讲课的时候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等,尽可能满足其正常需求,向大学生传递爱的情感。在关爱中成长的大学生也一定会把爱心传递他人,这样的教育才会更有温度,这样的教育才会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感到幸福快乐。

六是要有法纪尺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法纪尺度,引导学生学会用法治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做到学法知法守法不违法。另一方面,选择一些发生在疫情期间的正面典型示范和反面警示教育的案例,尤其是要讲一些患者瞒报谎报导致疫情扩散给社会带来沉重代价的案例,要让遵规守纪在学生中发芽生根,引导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引导,让大学生明白,灾难并不可怕,因为在危急时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古人云:“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大学生是各行各业的生力军,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引领,让大学生在灾难中学习成长、磨练,胜任今后的担当。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