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大熊猫保护日 四川探索城乡携手守护熊猫村和零星熊猫

【查看原图】
第三个大熊猫保护日研讨会现场。赵松生供图
第三个大熊猫保护日研讨会现场。赵松生供图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2020年01月17日21:10

人民网成都1月17日电 (王军)“城市社区,让守护熊猫村和零星熊猫不再陌生。”今日,在新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67周年之际,第三个大熊猫保护日研讨会暨熊猫村成长营之百花潭小创客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会上,主办方持续倡议设立大熊猫保护日,并发布了熊猫村成长营之百花潭小创客项目以及守护熊猫村计划2020,研讨城市社区如何参与让守护熊猫村和零星熊猫不再陌生。

据青羊区草堂街道芳邻路社区党委书记谢森越介绍,67年的今天,也就是1953年1月17日,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4位村民抬着滑竿徒步五六十公里,将一只半岁左右的活体大熊猫幼崽送到正在建设中的成都百花潭动物园。同年2月4日,这只取名“大新”的大熊猫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次日凌晨不治身亡。成都百花潭动物园首次人工饲养大熊猫虽然没成功,但是救护“大新”开启了新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之路。成都百花潭动物园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最重要的大熊猫保护与科研阵地之一,为芳邻路社区及青羊区积淀了深厚的大熊猫生态与文化资源。

“然而,大熊猫‘大新’的故事以及芳邻路社区23年守护大熊猫的那段故事鲜为人知。”谢森越表示,为提升芳邻路社区居民对新中国救护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大新”故事的认同感,社区将开展熊猫村成长营之百花潭小创客项目。

该社区发展治理项目计划开展几项工作:一是挖掘与整理新中国救护的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大新”的故事,编撰一部15分钟左右“熊猫有戏”儿童舞台剧剧本;二是开展8期熊猫村成长营自然教育与科普课程,帮助芳邻路社区少年儿童沉浸式体验百花潭IP培育“工作”,学习和培养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整合力、共情力,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带动更多居民讲好百花潭、芳邻路社区、青羊区与大熊猫“大新”的故事;三是通过IP塑造、主题活动、媒体传播等方式,开始塑造芳邻路社区“新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发轫地”的社区文创品牌形象。

2020年是守护熊猫村团队探索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10周年的纪念之年,也是守护熊猫村计划链接城市社区的第二年。

在会上,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张港旋发布了守护熊猫村计划2020。

一是在川陕甘51个熊猫先挖掘和培育51名熊猫村创客、51名留守儿童和51款生态文创产品,以零星熊猫保护地建设、熊猫家体验空间营造、熊猫村成长营自然教育和公平贸易等方式,持续推动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

二是实施都市熊猫村文创社区营造计划2.0,形塑“大熊猫+客家“文创社区硬件,让菁华翠庭片区居民、大熊猫游客和川陕甘51个熊猫县熊猫村村民直观认知都市熊猫村这一链接平台。

三是以培育百花潭小创客挖掘大熊猫“大新”故事为基础,推动实施“零星熊猫归家之路—百花潭IP”打造,探索文化熊猫、生态熊猫和经济熊猫融合发展路径。

四是推动守护熊猫村计划链接城市中高端社区落地,启动试点城市社区通过绿色消费参与守护熊猫村和零星熊猫。

城市社区如何参与守护熊猫村和零星熊猫?第三个大熊猫保护日研讨会纷纷建言献策。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代表尔古玛玛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打造由立体感和互动性的大熊猫保护体验空间,创新讲好熊猫村和零星熊猫故事。二是引导城市社区居民消费熊猫村民宿和熊猫村生态产品。三是研发符合国际友人和成年人需求的熊猫村深度游产品。

中共成都市青羊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代表支招,排演大熊猫“大新”救护舞台剧,提升社区居民对守护零星熊猫和熊猫村的认知,并推动社会企业结合新中国大熊猫保护发源地和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研发黏度高的研学旅行产品,城乡携手建设社会企业带动型社区。

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会长罗光泽就各方发言和建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第三个大熊猫保护日主题活动在新中国救护的第一只大熊猫“大新”生活过成都百花潭动物园原址举办,具有历史性的回归意义。他认为,探索将大熊猫的和善坚韧文化融入社区治理,以大熊猫为媒,通过熊猫文创、熊猫研学、熊猫科考等形式推动城市社区和熊猫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自觉参与保护国宝大熊猫的行动,又共建共享社区幸福美好的家园。

分享到:
(责编:高红霞、罗昱)

图片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