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们这样作答:振兴乡村沃野

2020年01月08日17:28  来源:广安在线
 
原标题:2019我们这样作答

2019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栏目《三大攻坚战 各地在行动》聚焦广安,点赞广安区龙安乡革新村申报“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让广安龙安柚走上扶贫品牌之路,为龙安柚打开了销路的好做法。

《革新村的柚子俏了》,革新村的柚子真的俏了!

如今,广安区成功创建为龙安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龙安柚知名度大幅提升,价格水涨船高,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这是广安市实施乡村振兴工程的一个成功样本!

作为全省唯一厅市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刚刚过去的2019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建设“美丽广安·宜居乡村”,打出“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的“组合拳”,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基础建设为支撑,以特色文化为依托,以农民参与为纽带,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坚持问题导向,明方向抓重点攻难点,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总抓手

2019年,以实施乡村振兴工程为抓手,勤劳的广安人民再一次把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写在賨州大地上:

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协议,把广安作为全省唯一厅市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获得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支持;

广安区广安龙安柚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验收;

引进新希望集团年出栏3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广安区龙安乡、华蓥市禄市镇纳入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省委书记彭清华到广安调研时,提出了“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红色旅游、乡村振兴三张牌”的重要要求。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剖析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最明显的短板在“三农”,最薄弱的环节在农业农村。

“广安是农业大市,但农业大而不强。”如何落实好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审时度势之下,按照市委“1234”工作思路,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深入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建设“美丽广安·宜居乡村”。

方向既定,奋力实干!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全市上下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又提出如何干的招数: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聘请高水平专家团队编制“产、村、景”相统一的建设总体规划,实现一个新村就是一个景区。

以基础建设为支撑——突出解决农村路、水、网等问题,基础设施不再是发展瓶颈,让农村留住人、农业引来人成为现实。

以特色文化为依托——把独特的红色文化、“三线”文化、农耕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资源禀赋变为现实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

以农民参与为纽带——鼓励农民主动当好“主人翁”,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去年10月,省委书记彭清华再次来到广安调研,这既是一次思想的引领与工作的指引,更是一次强信心添举措的点题: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加重视特色农业发展,健全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帮助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接续奋进收获不俗的战绩:预计2019年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

坚持产业筑基,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稳步提升,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2019年,又一个丰收年份,广安蜜梨喜事不断。

10月,迎来了省委书记彭清华;12月,从2000余家参展商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前行是为了更有底气回望。

实际上,2019年,从广安蜜梨的“喜悦”,到广安龙安柚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验收;从广安区龙安乡、华蓥市禄市镇被纳入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到邻水脐橙、岳池花椒、武胜晚熟柑橘被农业农村厅等八厅委认定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所有的一切,指向一个事实:加快构建广安现代农业“363”产业体系,广安市“三大拳头”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产业兴旺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开拓农民增收新空间、新渠道。

全面落实四川省委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部署,结合实际,广安市以“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理念为导向,提出构建现代农业“363”产业体系,即以龙安柚、脐橙、蜜梨“三大拳头”产品为引领,推进粮油、畜禽、蔬菜、果茶、花卉药材、蚕桑6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支撑产业。

目标明,但产业发展不能盲目放任。怎么办?

坚持“一县一特色”,优化产业布局!

为此,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精品农业产业基地加速建设,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从建基地入手,新建高标准农田19.4万亩,发展“三大拳头”产业等优质水果基地4.5万亩,巩固提升中国川菜地道食材基地1.2万亩,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

从做优品牌入手,培育优质、绿色、生态农产品,提升“广字号”农产品竞争力。广安龙安柚、广安蜜梨、邻水脐橙成为响当当的“三大拳头”产业,武胜火锅底料、广安盐皮蛋、岳池米粉等成为独具特色的“区域名片”,200余种优质农产品使用的“华蓥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

从精深加工入手,着力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优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布局,引进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仓储冷链物流企业。到2020年,广安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将达到60家以上,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民群众鼓起钱袋子:2019年前三季度,广安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0元,同比增加1096元,增幅9.9%。

坚持补齐短板,优环境聚人才强改革,农村更吸引人、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村民邹可芳在家乡经营果园,事业越做越大,前不久,在外工作的儿子也回来了,一家人都回到了农村干事业。

人们问她为啥?

邹可芳自信地说:“条件好、能挣钱呗!”

的确如此,现在的农村环境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前些年在农村,住的房子条件差,周围环境也不好,出门是土路,垃圾到处扔。”邹可芳说,现在的农村,环境更美,基础设施更完善,产业发展起来了,不比城里差!

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与人才是突出的短板。只有补齐短板,才能真正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从何处破题?去年,广安市瞄准打造幸福美丽乡村升级版!

一方面,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建设一批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前庭后院、瓜果飘香的幸福美丽乡村。一方面,开展村庄清洁、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

高洞村所在的武胜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就是这样从山野乡村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旅游景区,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去年3月,四川省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在此召开,广安经验成为全省各地学习样本。

有了好环境,还要有人愿意来。突破制约,一系列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又接连推出。

曾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总经理,同时拥有3家品牌服装专卖店的黄文建也赶着“返乡潮”回到家乡,在邻水县黎家乡搭界寺村创办了残疾人扶贫创业园。

“好好的老板不当,为何回乡当农民?”乡亲们一直想不通的问题,在黄文建这却不是个问题。

“家乡有山有水,政策好、环境好。”黄文建坚信,在家乡把农业搞起来,不比在城里当白领差。

事实证明,黄文建的选择是对的。一番努力下,他的创业园初具规模,每年可实现利润70余万元。村里的残疾人和留守老人在园区务工,每人每年能增收1万余元。

“邻水是劳务输出大县,有近40万人在东部沿海地区打拼。”邻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宏剑坦言,邻水在吸引能人返乡创业上下功夫,出台一系列办法,力争每年吸引50名以上优秀人才,将其培育为带头人。而随着农民发展生产的主人翁意识被大大激发,乡村振兴的基础,更加坚实。

一组数据显示:乡村振兴工程实施以来,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超过1700人,带动2.3万名农民家门口就业。广安日报记者站 刘伟 廖小兵 广安日报记者 蒋师帅 刘定春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