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
2024年03月25日11:44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証,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體育資源作為紅色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厚植於中國革命土壤,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愛國主義育人價值。用活紅色體育資源,傳承紅色體育基因,源源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紅色信仰元素,對增強大學生政治認同和愛國主義情懷,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如期完成民族復興大業具有長遠戰略意義。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務
高校作為廣大青年聚集地,是各種思想火花碰撞最為激烈的地方,青年大學生具有強烈求知欲和好奇心,但人生觀還不成熟,反叛性極強,對社會不能全面正確認識,不能正確加以區分,易受良莠不齊信息的影響,容易導致大學生在對待愛國主義教育的態度和心理上存在偏差,給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帶來不利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辦好、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並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學科和教材中”。青年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他們愛國主義情感的強弱決定著中華民族的走向和興衰。如何與時俱進地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其做到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的內在統一就顯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紅色體育資源是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要求,“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發掘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紅色資源,發揮紅色資源教育功能,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在新發展階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需要更多、優秀的愛國主義青年。紅色體育作為紅色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承載著革命時期的重要內容,是集健身、強志、歷史性等多種特色為一體的文化資源,具有革命性鮮明、文化感染力強、教育意義大且與時俱進等特征,呈現出物質化和非物質化兩種形態。紅色體育資源就屬於物質化形態,主要包括:紅色體育博物館、紅色體育紀念地、紅色體育遺址、紅色體育照片、紅色體育項目、紅色體育影視資料等實體形態。它們是老一輩革命先烈的優良作風和傳統的物質形態保留,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鮮活載體和物質支撐。每一處紅色場景地、每一幀紅色照片、每一份紅色資料,都可以成為高校大學生常學常新的思政課程內容,這對革命事跡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大學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紅色體育資源在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親和力、感染力等方面具有特殊優勢。
用好用活“三個課堂”,探索紅色體育資源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路徑
夯實“第一課堂”, 上好 “必修課”。教學課堂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上好必修課關鍵在於教師。首先要提高教師運用紅色體育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能力,提升教師對紅色體育資源的認可和認同,做到真情投入,與學生形成思想交融,提升愛國主義教育教學的感染力。要利用體育運動在高校中的熱度,在思政課中加入紅色體育人物、故事來增加課堂趣味性,強化紅色體育思政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根據文理工醫等學科專業背景,將紅色體育故事、紅色體育案例、紅色體育資料等融入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中,採用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專題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不同課程設計,充分發揮紅色體育資源強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把“信仰、追求、忠誠、擔當”的紅色體育基因直接輸送給大學生,增強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愛國主義價值導向性和價值屬性。
優化“第二課堂”, 豐富“自選課”。堅持把第二課堂實踐活動和學生紅色社團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把紅色體育項目所蘊含的故事、人物,把革命先輩“體育救國”“救亡圖存”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融入大學新生入學軍事訓練、迎三八、慶五四、黨日團日、主題班會等活動中,打造“紅色基因+體育”特色校園文化,構筑大學生愛國愛校愛家的精神家園。通過開展閱讀紅色體育文化書籍、書寫勵志格言、開展紅色體育專題演講、舉辦紅色體育文化節、紅色體育社團等活動,學習團結奮進的偉大紅色體育精神,強化大學生日常愛國主義教育熏陶。強化網絡育人陣地,利用易班、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力量,宣傳革命英雄人物體育思想、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體育情懷和革命年代體育活動等,引導大學生學習英雄、銘記英雄,自覺提升境界、涵養氣概、激勵擔當,讓紅色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底色。
打造“行走課堂”,拓展“延伸課”。利用元旦、勞動節、國慶節和國家公祭儀式、烈士紀念日等重要節假紀念日以及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和寒暑假,打造愛國主義教育“行走課堂”,帶領和引導大學生前往紅色體育博物館、紅色體育紀念地、紅色體育遺址,徒步紅色革命之路、游訪革命名人故裡、體驗紅軍文體生活等實踐活動,親身體驗、追尋革命先烈紅色足跡,讓大學生從珍貴的紅色體育文物、珍貴的紅色體育史料、珍貴的紅色體育故事中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從時空的轉換中接受精神的洗禮,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過行走的課堂,“沉浸式”的體驗,讓大學生深刻體會當前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
(本文系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一般項目(TY2023211)、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一般項目(SLQ2023SB-59)階段性成果。)
相關專題 |
· 四川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