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托起“稳稳的幸福” ——贡井区擂响“百日行动”战鼓决胜脱贫攻坚

2020年03月31日16:56  来源:自贡网
 
原标题:产业扶贫托起“稳稳的幸福” ——贡井区擂响“百日行动”战鼓决胜脱贫攻坚

  3月25日,贡井区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攻坚行动”动员部署会,擂响战鼓再冲锋。翻开贡井区脱贫“战报”,一步步稳扎稳打,产业扶贫结出累累硕果,“造血式扶贫”托起贫困户“稳稳的幸福”。连日来,笔者再次走进那些熟悉的村落,感受当地脱贫攻坚的热烈氛围,一个个鲜活的脱贫故事勾勒出该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


图:桥头镇白房村集中居住区

  一个典型

  订单收购保价

  “大头菜—高粱”轮作树样板

  3月27日清晨,一场春雨过后,贡井区成佳镇徐家村成片成片的高粱地绽放新绿,新一年栽种的上万亩高粱长势喜人。在脱贫攻坚战疫中,成佳镇坚定不移地以自身发展的产业为支撑,苦练“绣花功”,大力实施 “插花式”扶贫,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找准产业扶贫落脚点,通过项目引进和产业落地,让贫困户尝到增收甜头。

  徐家村6组杨贵贤一家有7口人,利用承包地种植“高粱+大头菜”等,产业收入一年约2万元。“现在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心里感觉踏实。”杨贵贤说道。几年间,他和妻子林正英不仅发展了产业,他所在的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约800元,妻子在敬老院打扫卫生,女儿女婿在外打工,一大家子工资总收入超过7万元。镇、村、组干部在鼓励杨家人务工的同时,也鼓励其在家发展生产,提高收入。而今,杨贵贤一家不仅收入每年增加,孩子教育问题得到解决,全家医疗得到保障,也有安全住房,水、电、气三通,生活逐步奔小康。

  杨贵贤一家过上好日子,得益于成佳镇抢抓精准扶贫机遇,正视差距、补齐短板、突出产业发展。镇里把发展红高粱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来抓,通过政府与合作社搭桥,按照“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将最低保护价和最终收购价进行价格保障,实施统一播种、管理、订单收购,解决种植户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种植积极性。与此同时,成佳镇还对1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项目扶持和技术指导,引导他们采用“大头菜—高粱”新轮作模式,并在播种、育苗、移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每个环节指定专人帮助,增强大家脱贫增收的决心和信心。

  如今,成佳镇已基本形成以大头菜、高粱、水果、农业综合体项目为主的产业扶贫新格局,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一种模式

  产业链聚人力

  “农业园区+”助贫困户增收

  把农户聚集在产业链上,让贫困户脱贫增收,龙潭镇中坝村干出了名堂。

  走访当日,该村5组杨胜权的岳母万弟芬到村上领取爱心企业捐赠的化肥。讲起女婿的脱贫经历,万弟芬喜上眉梢。她告诉笔者,这几天地里的早春蔬菜玉米已经长了一尺多高,她马上就要到地里为玉米施肥、除草。

  万弟芬说的“地里”,在贡井区旭水河果蔬现代农业园区里。在这里种花菜、白菜、油菜和玉米,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万元左右。而中坝村共有14户贫困户入园,约占该村33户贫困户的一半。该村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建立完善利益联接机制,采取“企业+专合社+农户”“企业+园区+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通过产业带动、流转土地、技术培训和吸纳务工等方式,将贫困群众联接到产业链上。

  据了解,中坝村最近又多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两块金字招牌。村党支部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以“一建双带”即“支部带专合社、专合社带农户,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模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贫困户脱贫,实现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

  近年来,贡井区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行“农业园区+产业扶贫”模式。创新“农业园区+土地流转”模式,以园区引业主,以业主联带贫困户的方式,引进业主93个,流转土地8.7万亩,建成特色产业园67个,带动贫困户2100户,户均增收905元。采取“农业园区+产业”模式,全力推进旭水河果蔬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以龙潭镇为主的蔬菜产业,以桥头镇和建设镇为主的水果、休闲观光等产业。仅桥头镇为中心的柑橘园区就达1.5万亩,覆盖贫困户198户,户均增收5890元。采取“农业园区+加工”模式,以五宝镇为中心的花生园区建成花生加工企业8个,种植花生1.3万亩,产量2393吨,覆盖贫困户420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

  一种引领

  自主脱贫光荣

  养殖户“逆袭”脱贫鼓舞人心

  离建设镇郑家观村村口不远的地方,一座崭新的水泥外墙房屋外围着一圈篱笆,院里停靠的电动三轮车擦得锃亮。门前十米开外的竹林里,散养的土鸡扑哧着翅膀来回追逐。彭仲书正端着喂食盆向鸡群撒谷子。大清早出门卖鸡蛋,回来给鸡喂早食,午饭后眯会儿眼睛,然后下地“伺候”农作物……能过上如此平静踏实的日子,这位老汉知足了。


图:彭仲书正在鸡舍喂食

  三四年前,贫困户彭仲书享受住房提升改造政策,终于有了一处稳固安全的房子。年过五旬的他在外打工多年,总算将心定了下来,决定在家发展养殖业。走访当日,村干部上门给他送资料,他将继续享受到户发展产业扶贫基金2900元,是2020年的第一批。

  “每天都要全部消毒,下细得很。”虽然家里穷、身体不好,但彭仲书很勤劳。他总共养了120只鸡,每天都要在鸡窝里捡近70个蛋,第二天拿到市场去卖。

  而中坝村养猪户陈学礼,更是贫困户中的励志代表人物,从贫困到脱贫,再到高收入,他实现了逆袭。

  2001年,陈学礼头痛、耳痛,被诊断为鼻咽癌。患癌初期的他接受了放化疗,可身体出现骨骼变形、牙齿松动甚至烂掉的副作用。上有受工伤在家的老父亲,下有6岁的孩子,妻子身体虚弱,全家生活苦不堪言。“最难的时候,门前长的蔬菜都没力气收,只有请亲戚帮忙。”陈学礼回忆。

  病情好转后,陈学礼看准市场开始养猪。在小额信贷、到户发展产业扶贫基金等政策扶持下,2016年,陈学礼扩大规模,越干越有劲。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时期,他家的猪全部健康度过。去年,陈学礼养猪赚了近20万元。在他家的猪舍里,还有11头母猪存栏,靠着自繁自养,2019年出栏生猪近200头。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贡井区下大力气强化教育引导,着力扶智扶志。通过帮扶干部入户政策宣传、交心谈心,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典型引领,开展差异化帮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树立典型带动,用群众身边事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强化“自主脱贫光荣,等靠要可耻”的思想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当前,在疫情防控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贡井区成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工作小组,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使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累计推送岗位信息共计7000余条,630余名贫困人员实现就近就业。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