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進紅色風景!來廣安,打卡一場不一樣的初心之旅
偉人故裡的熱土上,紅色基因早已如毛細血管般融入城市肌理。
從鄧小平故裡的青磚黛瓦間流淌出的崢嶸歲月,到華蓥山雲霧中回蕩的紅色傳說,廣安始終以紅色文化為根脈,在文旅體深度融合的浪潮裡、在業態創新的探索中、在區域協同的格局下,讓紅色文旅掙脫時光束縛,成為承載初心記憶的精神紐帶,更化作帶動民生發展的強大產業引擎。
紅色,是廣安最鮮明的精神底色,更是文旅發展最堅實的根基。
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的展櫃前,泛黃的文件、陳舊的生活用品靜靜佇立,它們是改革開放壯闊歷程的見証者,每一道折痕都藏著故事,每一處磨損都印著初心。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俯身凝視,指尖輕輕劃過展櫃玻璃,在講解員的敘述中沉浸沉思,離去時總忍不住感嘆“這樣的精神力量,怎麼都看不夠”。
而在華蓥山的林海間,雲霧一散,“雙槍老太婆”的傳說便隨山風傳開,革命先輩的熱血故事與蒼翠山巒、奇石險峰相映,讓自然風景多了幾分穿越時空的厚重。
這份厚重,始終以原真性為標尺。
廣安一邊推進紅色美麗村庄次第落成,打磨“小平故裡行”初心之旅精品路線﹔一邊牽手友城整合紅色資源,把散落的紅色點位串成璀璨項鏈,更開發出“紅色旅游+思政研學”特色課程,讓紅色教育從展板上的文字,變成能觸摸、能參與的沉浸式體驗。建川博物館聚落裡,老課本的油墨香、川劇文物的斑斕色彩,與紅色展品交織成多元的時代記憶,讓紅色文旅的內涵愈發豐盈。

鄧小平故裡旅游區裡游客絡繹不絕。魅力廣安供圖
如果說紅色是根基,那多元融合便是讓產業騰飛的翅膀。“共富思源·奔跑廣安”馬拉鬆賽事上,紅色基因與體育激情撞出熱烈火花——完賽獎牌中央的“紅”字熠熠生輝,既刻著廣安的精神標識,也印著世界田聯標牌賽事的專業水准。跑者們踏風前行,沿途打卡站藏著驚喜:廣安區的補給點旁,志願者講述的紅色故事為奔跑注入力量﹔華蓥市的文創攤位上,印著游擊隊剪影的鑰匙扣、帆布包被一搶而空,一場馬拉鬆,成了一次流動的紅色文旅體驗。

馬拉鬆比賽現場。魅力廣安供圖
這樣的融合,在廣安無處不在。
近年來,廣安循著“紅色+綠色+特色”的路徑穩步前行,讓紅色文旅與生態康養、鄉村煙火撞個滿懷。紅岩鄉的“十裡芳菲·紅岩美村”民宿外,稻田翻浪、溪水潺潺,游客白天在田間體驗農耕野趣,夜晚圍坐聽老黨員講革命故事,山水間的休憩成了紅色文化的浸潤。非遺項目“華蓥山滑竿抬幺妹”也走進景區,轎夫的號子與游客的笑聲混在一起,讓紅色旅游裡的本土文化活了起來。
當暮色為廣安鍍上暖光,賨城裡與廣安不夜城的燈籠次第亮起,紅色主題的街頭話劇正在上演,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竹編技藝,三巴湯的香氣縈繞鼻尖。夜間經濟的興起,讓紅色之旅在煙火氣中延續﹔“文旅+外事”的探索,則讓小平故裡的故事通過入境游線路,飄向了更遙遠的國度。
這份蓬勃生機,更離不開協同發展的廣闊格局。立足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的定位,廣安將自身紅色線路納入重慶入境游地接體系,與鄰市共享客源、互補資源﹔加入天府旅游名縣聯盟、嘉陵江文化旅游聯盟,讓紅色資源在更大平台上流動。內部,鄰水的主題牆繪、岳池的民俗文創、武勝的非遺展演,各縣區各展所長,共同織就“一縣一特色”的文旅矩陣。旅游驛站裡的熱水、景區的無障礙坡道、量身定制的旅游方案,完善的服務讓“快旅慢游”成為游客的常態。
旅行商們的腳步,印証著這份吸引力。他們帶著跨區域線路開發方案而來,盛情邀請廣安走進國際旅展,讓偉人故裡的紅色故事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奔赴,讓廣安紅色文旅的影響力不斷攀升。
從革命年代的精神傳承,到新時代的產業創新,廣安紅色文旅始終守著初心、跟著時代。在這裡,每一次奔跑都是對奮斗精神的致敬,每一次探訪都是對紅色記憶的追尋,每一次融合都是對發展路徑的探索。
未來,這片熱土上的紅色光芒,必將愈發璀璨,照亮高質量發展與共同富裕的前路。(馬顥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