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出發去廣安!來一場“森呼吸”,過一天“慢生活”

2025年11月28日19:3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晨霧漫過華蓥山的山脊,將2000畝高頂山礦工文化公園暈染成流動的綠墨。

曾經的礦山採空區,如今鬆濤陣陣,棧道上的游客正深吸著負氧離子充盈的空氣——這處由礦山遺址蛻變而來的生態秘境,2025年已迎來13萬人次游客,在“生態立市”的戰略藍圖下,正書寫著森林康養的新敘事。

重煥生機的高頂山。魅力廣安供圖

華蓥山的綠意重生,始於一場深刻的生態革命。

作為川東工業記憶的載體,高頂山曾因煤炭開採留下累累傷痕,如今通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破損山體被撫平,裸露地表被覆綠,昔日“礦山瘡疤”已成市民周末休憩、游客生態尋幽的好去處。

“以前山上全是礦渣,現在出門就是公園,連重慶的親戚都常來避暑。”家住公園附近的村民王先生指著周圍郁郁蔥蔥的樹木笑著說。

高頂山公園一角。魅力廣安供圖

公園的落成不僅讓人居環境大幅改善,更直接帶動周邊群眾增收500萬元,為當地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生態紅利的釋放,不僅體現在山水顏值的提升,更浸潤在農戶的生活裡。華蓥市3.8萬畝優質糧油基地裡,1600余個就業崗位常年提供,許多村民不用外出就能獲得穩定收入。每一個勞動的身影上都洋溢著滿足,每一個忙碌的間隙都充滿著安寧,在這裡,安居樂業的夢想在家門口就能實現。村集體也借著這股東風,通過出租閑置資產、入股文旅項目等方式增收,華龍街道上壩橋村僅出租閑置資產和入股民宿兩項,年增收就達7.3萬元。

在山林深處,“上山上·抱翠民宿”的木質院落裡,管家正為客人泡上本地產的老鷹茶。

作為“華蓥山上居”高端民宿集聚區的核心項目,這家民宿自2024年5月營業以來,至2025年10月已累計接待游客超1.2萬人次,即便在國慶后的非周末時段,17間客房每日仍能保持8至9間的入住率。

民宿的興起,讓村民的閑置農房變資產,特色農產品變旅游商品,形成“民宿+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目前,華蓥市正全力支持該民宿創建國家甲級民宿,同時推動“十裡芳菲·紅岩美村”等一批精品民宿建成運營,組建民宿產業發展協會,讓康養民宿成為山林間的“致富驛站”。

如果說高頂山的康養關鍵詞是“生態修復”,那四方山的核心則是“專業服務”。

2025年8月8日正式營業的四方山康養旅游度假區,截至10月29日已累計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100萬元。這裡不僅有包含1669張養老床位的完善服務體系,更規劃了富鍶泉浴、中醫理療等特色康養項目,與重慶“銘醫堂”的合作更讓醫養服務精准落地。

“這裡空氣好、吃得香,還有醫生定期體檢,住著比城裡舒心。”來自重慶的康養客張大爺,已經在這裡住了一個月,度假區的標准間與套間都包含三餐服務,貼心的照料讓不少川渝老人把這裡當成“第二故鄉”。

單個點位的出彩,正匯聚成全域康養的合力。環華蓥山文旅聯盟推出的5條綠色旅游精品線路,串聯起山水風光與紅色記憶,2025年華蓥市依托這些線路,截至6月就接待游客超260萬人次,全年預計生態旅游接待旅客達80萬人次。與此同時,華蓥最美21號網紅公路全面通車,“夢幻花海·紅色文化旅游線路”列入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大熊貓“林溪”“一家”成為新晉網紅,讓“到華蓥康養”成為川渝游客的新選擇。

數據見証變遷,山水承載希望。2025年,華蓥市林業總產值預計達到24.5億元,旅游綜合收入預計增長20%以上,環境空氣質量首次進入達標城市,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從礦山修復到森林生金,從農戶增收到家國安寧,華蓥山的每一片新葉,都在訴說著生態與發展的共生故事﹔每一聲鳥鳴,都在吟唱著康養為民的幸福樂章。

夕陽西下,高頂山的棧道上,游客與散步的村民擦肩而過,笑聲與鬆濤交織。華蓥山的康養之路,不僅是生態轉型的探索,更是以山為媒、以林為橋的民生之路,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綠色正成為最動人的底色,康養正成為最溫暖的民生注腳。(馬顥睿)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