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黑洞有新發現 “拉索”發布兩項最新成果
2025年11月17日07:14 | 來源:四川日報
11月16日,位於甘孜州稻城縣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簡稱“拉索”)發布了兩項科學成果:一是宇宙線質子能譜“膝”區顯現超出預期的高能組分﹔二是觀測到黑洞吸積驅動的微類星體是銀河系中強大的粒子加速器,能將質子加速至拍電子伏(能量在1000萬億電子伏特以上),成為宇宙線高能組分的最可能的加速源。
兩項成果分別發表於《科學通報》和《國家科學評論》。前一項成果以前所未有的精細度,測量了宇宙線質子的能譜,后者有力地推動了將微類星體視為“膝”區宇宙線可靠加速源的研究。
宇宙線是一種剝離了電子的原子核,它們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不斷以驚人的高速撞擊著地球,它們的起源是當代天體物理學最重大的前沿科學問題之一。
上世紀50年代末,科學家在宇宙線能譜(宇宙線數量在粒子能量上的分布)中發現,當宇宙線能量達到3拍(千萬億)電子伏特,附近會出現一個獨特的拐折結構,因形似人的膝蓋,被稱為“膝”結構,其深刻關聯著宇宙線的來源和它們在宇宙空間中的旅行方式。
但近70年來,關於“膝”結構,一直未弄清其成因。此前,銀河系內公認的宇宙線源是超新星遺跡,但觀測和理論都發現它們無力將宇宙線加速到“膝”區及以上的高能量。此次成果認為,銀河系內存在多種類的宇宙線源,黑洞是最有可能的宇宙線源之一,把宇宙線加速到“膝”區及以上的,是黑洞吸積驅動的微類星體,這不僅揭示了宇宙線起源的關鍵機制,也為理解黑洞系統的極端物理過程打開新窗口。(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杲)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