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甘孜農牧民的“幸福三變”

2025年11月12日09: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深秋時節的川西高原,天高雲闊、景色壯麗,塔公草原景區裡,不少游客正體驗騎馬。

  20歲出頭的四郎巴登正等待為游客牽馬。他告訴記者,大學畢業時,看到家鄉的旅游業愈發紅火,沒多想就選擇回來了。

  塔公鎮曾經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一個不起眼的鄉鎮,大部分為高寒高海拔地區。景區所在的塔公村平均海拔3730米,過去路難走、缺設施。這幾年,隨著交通條件持續改善,當地依托草原風光打造了塔公草原景區,游客紛至沓來,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從前都是以放牧牛羊、採挖虫草為生,現在為游客牽馬,不用到山裡奔忙,收入還更高了。”“旺季時每天每匹馬可以創造8000元的收入,淡季每天也有1000元。”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述說著這些年的變化。

  “因為旅游業的發展,塔公村每年集體經濟收入已突破千萬元。”塔公鎮鎮長伍金夏告訴記者,“村民們格外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守護好景區的口碑。”

  來到位於康定市呷巴鄉俄達門巴村的木雅聖地景區,雪山銀裝素裹,湖泊平靜秀美,民俗風情和高原風光吸引了許多游客。

  俄達門巴村過去是貧困村。2015年,木雅聖地景區在此啟動建設,2017年4月建成對外開放,實現了“牧區變景區、資源變資產、牧民變股民”的華麗轉身。

  “我們建設時就優先聘用當地村民,2016年起開始每年向村集體兌現分紅,2024年分紅達到125萬元。”木雅聖地景區總經理蘭卡澤郎說,“我們為所有村民購買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還接納了40名牧民子女在景區就業。”

  “甘孜處處是美景,我們景區不能止步於自然觀光,要弱化對門票收入的依賴,開發特色項目,讓游客的體驗更具深度和特色。我們還將加強與州內其他景區聯動,以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帶動村民增收。”蘭卡澤郎說。

  旅游業的暖風吹熱了高原的經濟,也吹活了大家的思想:

  一家家溫泉酒店和民宿開發徒步、騎馬、研學路線,村民們接受培訓,成為向導,收入上了一個台階,也為客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藏族小伙劉麥既是特色藏餐店長,又是民宿“主理人”。前段時間,他專程去成都學習咖啡制作技能,又多了“咖啡師”的身份。

  “下一步,我們還要引導從業人員到旅游業發達地區學習,組織技能培訓,進一步提高接待水平。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我們要做好生態保護,讓這碗‘旅游飯’更可持續。”四川省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劉洪說。

  (據新華社成都電 記者陳改、李力可、古一平)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